《别集》十七卷,收入《瞽言》四、《葬书》二、《俗误辨》、《丛桂堂家约》、《讲义》二、《大学辨》四等学术著论一百一十篇。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 《瞽言》主要论性。陈确以为“一性也,推本言之曰天命,推广言之曰气情才,岂有二哉?”即人性就本质言是自然的存在,又通过气情才得以表现,然无气...
陈确 陈确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著有《大学辨》、《瞽言》、《葬书》等作品,曾师从刘宗周,反对宋明理学,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陈确简介>陈确(1604—1677),明末清初思想家,初名道永,字非玄,后改名确,字乾初,浙江海宁新仓(今海宁朝阳乡)人,曾受业于江南名儒刘宗周。>他是明末清初一位进步思想家,公开站...
陈确(1604.11.27—1677.8.22)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坚持反对宋明理学和佛学,严厉批判《大学》和朱熹在《大学》格物致知补传中宣扬的“知,止于至善”的观点,对王守仁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和周敦颐以“无欲”为“圣学”之要的...
《陈确集》10句传世名言,每一句话都是人生智慧 陈确(1604—1677年),字乾初,海宁新仓人,著有《大学辨》、《葬书》、《瞽言》及诗文集等。 1.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自知也。——《陈确集·瞽言》。 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自知之明。品德高尚的人充满自信,他们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干扰...
陈确(1604—1677年),字非玄,明末清初思想家,著作有《大学辨》、《瞽言》、《葬书》等,《陈确集》全书分为上下两册。 1.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 选自《陈确集·瞽言》。上智:最具智慧之人。自智:自以为有智慧。最具有智慧的人,不会自以为有智慧,最愚笨的人,也一定不会认为自己愚笨。 2.知过...
其著有《大学辨》《葬书》《瞽言》及诗文集等,但在生前死后很少刊行;清嘉庆三年,其玄孙陈敬璋首次编定《陈乾初先生遗集》四十九卷,然一直未予付梓;咸丰四年(1854年)有无名氏刊行其《葬书》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羊复礼在《海昌丛载》中刊行《...
、《瞽言》和《葬书》等著作中,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在过去的传播中并不广为流传。陈确的思想体系中,性理哲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它体现了他对人性、理性和道德的独特见解,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尽管他的生平和思想在历史上可能并未广为人知,但他的勇气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本书据南京图书馆藏的《陈乾初先生遗集》抄本和上海图书馆藏的一部抄本整理,并参照北京图书馆藏的原拜经楼《大学辨》抄本、《葬书五种》以及其他有关的散见材料,作了校勘。 目录 ··· 点校说明 吴序 陈敍 编次遗书例言 附:陈乾初先生文钞诗钞跋 首卷 ··· (更多) 丛书信息 ··· 理學叢書(共4...
陈确的主要著作有《大学辨》、《瞽言》、《葬书》等,过去在社会中流传很少。性理哲学思想是陈确思想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分,故专门予以论述。作者简介 陈确(1604—1677)字乾初,浙江海宁人,曾受业于江南名儒刘宗周。他是明末清初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公开站出来否定《大学》,怀疑《中庸》,同官方所倡导的宋明理学唱反调,...
”砂拊后东晋郭璞著有《葬经》将此学说进行了全面阐释,并依此产生了古代社会中的新兴职业“葬师”,“葬师”自称可用风水之学替人们在死后选入葬良地,并以此获取百姓信任o陈确深感此学荒谬至极,做《葬书》对其进行了深入批判。(一)天地本无神意而生于“气”首先,陈确否定了天的神性色彩,他认为天是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