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君的一番辩词,让旁听席上发出一片笑声,有几个人还鼓起掌来。人们对于蒋介石消极抗战一直不满,如今陈璧君大方揭露,人们岂能不乐?但陈璧君以为自己博得了人们的同情,说得愈发起劲。陈璧君在法庭上大放厥词,旁听席上更是一片骚动,审判长当即宣布停止答辩。在陈璧君的辩护人辩护之后,法庭定于6日后判决。6日...
很快,看守人员就被陈璧君的话给镇住了,从那之后,监狱里再也没人敢对陈璧君直呼其名。4月,江苏高等法院公开审讯陈璧君,虽然此时的陈璧君已经沦为阶下囚,可她依旧态度傲慢,目中无人。在法庭上,陈璧君一边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破口大骂,一边对自己的汉奸行为极力辩护,陈璧君不仅不承认卖国,还将自己打扮成一名爱国英...
随后,何香凝将这个消息写信告诉了陈璧君,陈璧君看到老朋友如此关心自己,十分感动。陈璧君思想的转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党对俘虏的政策,监狱干部不仅不阻碍陈璧君的子女来看望她,对她的身体健康也非常关注。自汪精卫死后,陈璧君就已经百病缠身了,什么心脏病,高血压,还有关节炎等等,为了给她治病,政府动用了很多医...
1959年6月17日,68岁的陈璧君在上海病逝,随后监狱给陈璧君的家属打去电话,让他们处理陈璧君的后事。在问到后事处理上有什么具体要求时,陈璧君的家属说,陈璧君的子女都在香港,不能立刻赶赴上海,希望监狱能宽限几天。 监狱方面同意了这一要求,几天之后,陈璧君的子女委托远房亲戚全权料理母亲后事。在上海某部门对陈璧君遗...
陈璧君为何在生命即将结束之际,写下了“勿忘国家之恩”的遗书?这其实也是争议颇多的话题之一。可能是因为她在国内的生活和监狱生涯,让她对于祖国的依恋和感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特别是在她的子女已经都生活在海外的情况下,她深深意识到国家对于她和她的家庭所给予的一切,并感到内疚和悔恨。遗书的内容不仅是...
她受到了那样的对待,却像是被火上浇了油,打死也不肯认错,一口咬定自己是清白的。转眼间,时间走到了1946年的春天,陈璧君被送到了江苏,准备接受大家的审判。那时候的她,还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在三月二十八日那天,江苏的顶级检察机关正式对她动手了,提起了公诉。当时啊,检察官按规矩办事,先声情...
1959年时,陈璧君已病得极为严重,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她心里清楚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于是强打起精神,拖着病体给身处香港的子女写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这封信篇幅极为简短,在其中,除了对自身后事作出相关交代以外,她还着重提及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特意叮嘱子女们:切莫忘却回报国家的恩泽,期望...
无论身处何方,都应铭记归途,不忘回家的方向。2023年6月27日晚22时,探索历史奇闻的栏目“寻史奇谈”准时开启,带领观众深入历史的迷雾,追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与传奇。1959年,陈璧君在临终前致信子女,叮嘱他们尽早归国,以回馈国家对他们的恩情,希望他们能够不忘故土,心怀感激。#百家说史迎新春# ...
几天后,监狱方面同意了陈璧君子女的请求,委托远房亲戚全权料理陈璧君的后事。在上海某部门对陈璧君遗体进行检验时,远房亲戚发现她身穿全新的列宁装,脚穿一双新布鞋,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安详。陈璧君的遗体火化后,由远房亲戚寄往广州。后来,她的子女通过托人,将母亲的骨灰带回香港,并撒在了香港附近的大海中。
1959年,已经病入膏肓的陈璧君自知命不久矣,强撑病体给远在香港的子女写下最后一封信。 这封信非常简短,除了交代自己的后事之外,她在信中还特别交代了一件事,那便是叮嘱子女们: “不要忘记报答国家的恩情,盼诸儿早日回归祖国。” 作为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是如何来到这座监狱的?她又为何会如此交代自己的儿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