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最易生痰,常见于高热,昏迷,痉厥,喉间痰鸣,呼吸气粗,舌苔黄腻,用回春丹合蛇胆陈皮末,每两小时酌量服一次,俟热退痉止再行调理。如高年肝肾阴虚,气血上逆,痰火壅盛,其人头目晕眩,颜面红赤,手足抖颤,口角流涎,眼睑抽掣,烦躁易怒,脉弦滑,舌红绛,常...
陈瑞春:治痰九法 13962018-05 6 痰症论:第一章 10512018-05 7 痰之诊治 11152018-05 8 痰之脉证 11392018-05 9 痰为脾实 14932018-05 10 痰症论:痰湿肥胖 19722018-07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2508 陈瑞春论伤寒 by:无尽武装love 2662 放下 陈瑞 by:海霞煦时 4389 陈瑞春伤寒论专题讲座 by:听友38794532 67...
前者属肾阳虚不能制水,以致水随痰涌而成痰,其痰色必纯青而稀似水,并兼阳虚之证,常用药如附片、肉桂、巴戟、仙茅、仙灵脾、胡芦巴、骨碎补之类,治以肾气丸加五味子等,温肾制水以除痰。 后者为阴虚火动,水沸腾动于肾,煎熬成痰,其痰色必重浊而白似沫,并有阴虚之证,治以知柏...
至于脾阴素虚,积聚成痰,多为水涸火旺,煎熬津液,凝结成痰,可用霞天膏加竹沥、贝母、橘红、瓜蒌根以治积热痰结;亦可参照润燥化痰法处理。 五、润燥化痰法 肺为燥邪所伤,煎熬津液即属燥痰。其痰必黏稠不爽,或细如银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胸痛,咽喉干燥;或低热潮热,大便干燥,舌红而干,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作者/陈瑞春 一、燥湿化痰法 脾喜燥而恶湿。脾阳不足,水湿停滞,气机阻遏,则可酿成湿痰。脾湿生痰,是湿胜则精微不运,从而凝结成痰。 其主要症状是: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咳嗽,痰白清稀,胃纳呆滞,舌苔白而厚腻等症。 治当健脾燥湿。 常用药如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厚朴、陈皮等味。
1燥湿化痰法 脾阳不足,水湿停滞,气机阻滞,则可酿成湿痰,其主要症状是: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咳嗽,痰白清稀,胃纳呆滞,舌苔白而厚腻等症。治当健脾燥湿。常用药如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厚朴、陈皮等味。方用二陈汤加味。 2理肺化痰法 肺主肃降,有通调水道的功用。肺虚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便可停痰宿肺。其...
作者/陈瑞春 一、燥湿化痰法 脾喜燥而恶湿。脾阳不足,水湿停滞,气机阻遏,则可酿成湿痰。脾湿生痰,是湿胜则精微不运,从而凝结成痰。 其主要症状是: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咳嗽,痰白清稀,胃纳呆滞,舌苔白而厚腻等症。 治当健脾燥湿。 常用药如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厚朴、陈皮等味。
一、燥湿化痰法 脾喜燥而恶湿。脾阳不足,水湿停滞,气机阻遏,则可酿成湿痰。脾湿生痰,是湿胜则精微不运,从而凝结成痰。 其主要症状是: 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咳嗽,痰白清稀,胃纳呆滞,舌苔白而厚腻等症。 治当健脾燥湿。 常用药如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厚朴、陈皮等味。 方用二陈汤加味。具有顺气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