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1879年10月9日,陈独秀出生于安徽安庆怀宁县 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应江...
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的主要贡献是领导新文化运动,围绕新文化运动解说如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围绕五四运动的时间历程及影响展开论述:1919年...
1917年,陈独秀受聘成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迅速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扩大到全国,从思想和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痛失山东,陈独秀立场鲜明地支持并领导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真正唤醒了全国人民的爱国心和自觉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政治铺垫。陈独...
陈独秀(1879年~1942年),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主将,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20年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声音】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
1919年5月7日,陈独秀向胡适写信告知北京的五四动态。胡适当时正在上海迎接他的老师——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来华讲学。陈独秀信中对五四现场、舆论倾向、发展趋势都有独具只眼的观察与判断。其中有个重要信息:“少数阔人”与被之视为“不安全的人”,都“渐渐从言论到了实行时代”。五四运动是中国式民主运动的一次成功...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段跨越近十年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从政治革命到思想革命的转型。当孙中山以明太祖为榜样谋求政治变革之际,陈独秀则通过《新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战场上连战连捷。十九世纪末的中国,积贫积弱的清王朝在列强的炮火下节节败退。甲午战争的惨败,将这个古老的帝国推向了存亡的边缘。戊戌变法...
“讴歌英雄之——陈独秀” 人物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
五四运动到达了真正的高潮。可以说,陈独秀是燃烧自已换来了五四高潮。面对如此局面,北洋政府只好妥协,同意释放陈独秀并且放弃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完全胜利。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可以用“不苟且,不妥协”来概括,但最主要的,还是“决不妥协”的精神。五四运动因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而起,也必须较好...
但是在同样的人生理想下,为了振兴中华,救百姓于水火,毛泽东和陈独秀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神交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这场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以其独到的政治见解和扎实的文学功底赢得了各界的赞誉,也成为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大批有志青年的偶像,受到众多青年学生的追捧。
1919年6月,作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的陈独秀彻底触动了反对派的利益,将陈独秀抓捕,入狱三个月。1920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之后,陈独秀因宣扬国民党所不愿意听到的不同政见而两次被捕入狱。1932年9月,陈独秀再次被捕,这一次,虽然是陈独秀最后一次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