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于1920年代与孙中山因政见分岐而决裂。孙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陈主张“联省自治”,要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仿的联邦政制,以和平“南北妥协”的手段来谋求中国永久的统一。国民党称陈炯明背叛革命,炮轰广州观音山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共产党也指斥他为反动的军阀。因此陈炯明生平...
陈炯明批评孙中山道:“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规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由长足之进步。”陈炯明、孙中山两人对“政治”这一词汇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分歧,用当时吴...
联省自治运动适合了陈炯明的政治诉求,也符合广东人民要求自治的愿望,于是,在“粤人治粤”的口号声中,广东的联省自治运动也随之而起。从1921年4月陈炯明颁布《广东暂行县自治条例》、《广东暂行县长选举条例》,到12月19日省议会通过《广东省宪法草案》,陈炯明的自治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他还推动“西南会议”的召...
【题目】在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陈炯明构筑了“自治”“联省”“联邦”三大步骤。在“闽南护法区”建设时,陈炯明强调:“思想一变就会打破旧生活、旧组织,直向进化线上,一起大努力,创造新生活、新组织,达到无国界、无种界、无人界的境地”。1920年陈炯明在广东全省推行自治,1921年各县推行民选县长、县...
【1933年9月22日】86年前的今天,不要武力统一,主张“联省自治”的陈炯明去世 1878年1月13日,陈炯明出生于广东海丰,原名陈捷。陈炯明出生的当天,恰逢父亲陈曦庭乡试中榜的捷报到达,因此起名为陈捷。 (中为小时候陈炯明) 1898年(20岁),陈炯明考中秀才。1906年(28岁),入读广东法政学堂。两年后,以“最优等生”成...
其实说来说去,陈炯明自己也明白联省自治是空谈和荒谬的。 只是他需要一个政治口号,来对抗孙中山的观点。 无奈之下,陈炯明只能选择联省自治。 在当年和今天来看,联省自治荒谬绝伦,却没有想到居然又成为黑孙中山的一种工具。这就很让人无语了。 诚然,陈炯明和孙中山在广东,本质是一场权力争夺。两人都试图控制广东...
1921年春,广东省议会起草省宪时,作为省长的陈炯明“并驾齐驱的写了一个密约,题为《建设方略》”,此文件1922年5月首次在香港报刊公开,其中强调建立“地方分权”政制的必要性。孙文就任非常大总统时,出于现实考虑,开始也赞成“联省自治”。未多久,孙文即改变对“联省自治”的态度,反而认为:中国原来即是...
陈炯明与联省自治 『然为国努力,无论在位在野,务达此制(自治省联邦制)而后已』。 --- 陈炯明 (1922) 中国在二十世纪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大的转变,简概分析,可分为六个主要阶段:(1)戊戌维新运动1898─1911,(2)辛亥共和革命1911,(3)五四新文化运动1919,(4)联省自治运动1920─1926,...
然而,正是陈炯明的联省自治信仰,让他与孙中山的北伐计划产生了严重分歧。孙中山于1922年发动北伐,希望统一中国,但陈炯明对北伐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坚守“粤人治粤”,认为中国应该实行地方分权,而不是中央集权。陈炯明的态度引起了美国驻华武官菲兰少校的关注,他指出陈炯明不仅不支持北伐,而且没有为孙中山提供有效...
其实说来说去,陈炯明自己也明白联省自治是空谈和荒谬的。 只是他需要一个政治口号,来对抗孙中山的观点。 无奈之下,陈炯明只能选择联省自治。 在当年和今天来看,联省自治荒谬绝伦,却没有想到居然又成为黑孙中山的一种工具。这就很让人无语了。 诚然,陈炯明和孙中山在广东,本质是一场权力争夺。两人都试图控制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