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轼,名从风,字苏庵,化名陈干,贵阳市人。1917年7月出生于贫苦市民家庭,1932年春考入贵州省立第一中学。1937年因生活所迫,辍学考入贵州省邮政管理局工作,在贵阳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读书会”等进步组织,并为“民先”骨干。1937年10月1日,陈法轼调到镇远县邮局工作。1938年,...
国民党印江县党部得知后,派人追捕,陈法轼在当地青年的帮助下得以脱险。1941年11月20日,国民党特务在松桃将陈法轼逮捕,旋即押送贵阳,囚禁于贵州省保安处牢房。面对特务们的审讯和拷打,陈法轼宁死不屈,怒目而视。1942年6月20日,国民党特务向陈法轼举起了屠刀。当看守打开牢门时,陈法轼从容镇定地提笔写下了《就义诗》。
陈法轼,字苏庵,于1917年出生于贵阳的一个贫困家庭。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勤奋和才华,曾考入贵州省立第一中学,但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辍学。为了生计,他选择进入贵州邮政系统工作。然而,他内心深处一直向往着革命事业,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镇远县的革命活动】1937年10月,陈法轼被调至贵州东部的镇远县邮局,...
解放后,缴获的特务密报,从中可以看出陈法轼是如何在艰险的环境中开展工作的:“贵阳邮局职工陈法轼、镇远电报局工务主任谭森科,……等均系共党分子,其来往函件甚多”;“陈法轼6月由筑调镇远,未开始办公,即以‘邮务工会镇远特别组’名义发出函件,响应常德邮工加薪要求”;“...
1942年6月20日,年轻的共产党员陈法轼,在贵阳被敌人杀害。遇害前,他在关押自己的监狱中,留下了这样一首《就义诗》: 磊落平生事,临刑无点愁。 壮怀犹未折,热血拼将流。 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 多情唯此月,再照雄心酬。 诗中这样写到...
狱中诗 【近代】陈法轼 磊落生平事,临刑无点愁。壮怀犹未折,热血拚将流。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多情惟此月,再照雄心酬。
陈法轼 狱中诗 磊落生平事[1],临刑无点愁。 壮怀犹未折,热血拼将流。 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 多情惟此月,再照雄心酬[2]。 作者简介 陈法轼(1917—1942):字苏庵,化名陈平、陈于,贵州贵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积极参加贵州邮电职工进步运动,与混入工会的特务分子进行坚决斗争。 1941年11月被...
陈法轼 狱中诗 磊落生平事[1],临刑无点愁。 壮怀犹未折,热血拼将流。 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 多情惟此月,再照雄心酬[2]。 作者简介 陈法轼(1917—1942):字苏庵,化名陈平、陈于,贵州贵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积极参加贵州邮电职工进步运动,与混入工会的特务分子进行坚决斗争。 1941年11月被...
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组诗之一四一 百年炬光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陈法轼 陈法轼 1938年底 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 他和另二位同志 组建了中共镇远县 党支部 并创办了 秘密刊物海燕 1941年11月20日 国民党特务 在松桃将他逮捕 旋即押送贵阳 囚禁于 贵州省保安处牢房 面对特务们的审讯 拷打 怒目而视 宁死不屈 1942年...
陈法轼(1917-1942),贵州省贵阳县人。邮电职工。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曾因反对国民党当局,积极参加贵州邮电职工运动而被敌人监视,并被调到贵州边远县城——土城。1941年11月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42年6月2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贵阳,时年25岁。 著录项 来源 《党政干部参考》 |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