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内城,明思宗走投无路,与太监王承恩一起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在皇寿亭畔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身亡,宣告了明王朝统治的终结。 统治长达277年的明王朝,最后葬送在明思宗手里,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明思宗自己却不这样看。崇祯八年(1635),当凤阳的...
陈梧桐先生《崇祯传》首发。10个专题讲述崇祯在位17年的末世图景。陈梧桐教授是个非常严肃的作家,为了更准确负责,对自己的书稿修修改改,和编辑来回沟通、修正。责编也费了很大力气,想尽快赶出来,奈何手稿整理编校耗时耗力,陈老最终还是没能看到成 - 指定能成(卖书创
《崇祯传》中,陈梧桐教授对崇祯的评价并不高,他指出崇祯在处理国事方面的能力不足,加之疏远大臣而信任宦官,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这种评价在历史学界并不罕见。然而,有些历史学家对崇祯的评价却并不完全一致。查继佐认为崇祯勇于求治、寡欲崇俭、关心民瘼,最后以身殉国,是个“矫百代”的壮举。他赞扬崇祯的...
陈梧桐先生遗作《崇祯传》首发。10个专题讲述崇祯帝在位17年间的末世图景。 陈梧桐教授是个非常严肃的作家, 为了更准确负责,对自己的书稿修修改改, 和编辑来回沟通、修正,责编也费了很大力气, 想尽快赶出来, 奈何手稿整理编校耗时耗力, 陈老最终还是没能看到成书…… ...
陈梧桐教授的《崇祯传》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本书以10个专题,生动描绘了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里,那个风雨飘摇的末世图景。陈教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作家,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高,书稿反复修改,与编辑沟通无数次,力求准确和负责。编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能尽快将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手稿的整理...
著名明史学家陈梧桐的新书《崇祯传》分十个主题描述了崇祯帝在位十七年的末世图景。开篇于崇祯帝的就帝处境、勤政除阉党、力求中兴的夙夜焦劳,讲述了袁崇焕、孙承宗、温体仁、周延儒等主要大臣起落成败中的复杂党争,暴露了崇祯处理国事的能力不足,加之农民起义大火蔓延和后金兵临城下,崇祯帝回天无力,终于发出朕非亡国之...
崇祯往事的创作者 ··· 陈梧桐 作者 作者简介 ··· 陈梧桐,1935年生,汉族,福建安溪人。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现已退休。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朱元璋研究会顾问。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先后为本科...
《崇祯传》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明史研究专家陈梧桐先生。这本书是作者的绝笔之作,很遗憾他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问世。作为明史研究专家,陈梧桐先生对明史以及研究资料信手拈来,可见其治学的严谨。在这…
明朝的末代君主明思宗朱由检,因年号崇祯,人们也习称他为崇祯皇帝。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内城,明思宗走投无路,与太监王承恩一起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在皇寿亭畔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身亡,宣告了明王朝统治的终结。统治长达277年的明王朝,最后葬送在明思宗手里,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