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被引频次 3490 成果数 306 H指数 31 G指数 26领域: 机械工程 期刊 81.4% 会议 14.7% 专著 0.3% 其它 3.6% 总计 306篇 2016年成果数25 2011年被引量317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Investigation on Surface Quality in a Hybrid Manufacturing System Com...
本文作者:陈树君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一、人形焊接机器人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抢占高端制造市场成为了迫切需求。智能焊接技术及装备是航空航天等...
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陈树君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担任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教师,负责两个关键研究室的管理工作:弧焊逆变电源基础理论研究室和计算机仿真研究室。2002年6月至今,随着学科调整,陈树君转至北京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担任焊接技术研究所的副所长。在此期间,...
2007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2.VPTIG焊接电弧物理及工艺研究中国造船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8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3.磁控高熔敷率焊接工艺及设备全国发明展览会2005北京工业大学 4.电弧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研究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4北京工业大学 5.系列新型焊接设备开发北京市金桥工程一等奖2004 北京工业大学 承担...
2025年是北京工业大学建校65周年,也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之年。一代代北工大人,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科技报国之志,致力于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为展现各领域风采,学校推出“创新之道”系列报道,走近创新发展一线,展现北工大...
陈树君教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自1999年起,他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曾担任本科阶段多个课程的教学,包括:全校选修课《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共计32学时,这门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本科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同样为32学时,教授了...
中国焊接协会副会长、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树君:大力发展人形焊接机器人,拓展智能制造新方向 一、人形焊接机器人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抢占高端制造市场成为了迫切需求。智能焊接技术及装备是航空航天等典型智能制造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
在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进行新型焊接电源,材料电加工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工作,承担多项纵向基金课题和横向开发课题。2001年6月——2002年5月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任教,负责“弧焊逆变电源基础理论研究室”、“计算机仿真研究室”的日常...
承担过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选修课《电力电子技术》(32学时)的教学工作。承担过北京工业大学硕士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