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建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比格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及其临床诊断应用
陈新建教授主持苏州医学影像研讨会召开 2020年11月17日,2020苏州医学影像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红楼会议中心召开。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实验室主任陈新建教授担任主席并主持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多位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报告交流。陈新建教授团队研发的全自动人工智能OCT BV1000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0...
陈新建教授指出,学者创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将学校和科研界的资源用到企业中来。首先,自己在学校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引入到企业中进行转化,这意味着比格威医疗天然具备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其次,他在苏州大学带领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加起来将近40人,为企业积累了深厚的人才储备,也节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他说...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坚教授团队与电子信息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共同通讯)在多孔弹性介电材料、柔性织物电极的基础上,发展了可用于空间任意方向力检测的柔性传感器,并提出一种高效的线性拟合法,来解耦复杂的非线性数学问题,揭示了多孔弹性体在电性能增强和任意接触力引起的几何变形之间的关键协同作用。相关结果...
2012年6月陈新建加入苏州大学电子工程系,任特聘教授。现为IEEE会员、多个国际顶级期刊的审稿人,截至目前共发表50多篇国际顶级期刊/会议论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受理2项,美国专利申请3项(1项已获授权);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和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奖1项。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坚教授团队与电子信息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共同通讯)在多孔弹性介电材料、柔性织物电极的基础上,发展了可用于空间任意方向力检测的柔性传感器,并提出一种高效的线性拟合法,来解耦复杂的非线性数学问题,揭示了多孔弹性体在电性能增强和任意接触力引起的几何变形之间的关键协同作用。相关结果...
我是陈新建,苏州比格威医疗科技的创始人。 2006年,我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用6年的时间,我用自己所学的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找到了立志奋斗一生的创业之路,那就是“及早发现每一双有问题的眼睛,并给予最好的治疗方案”。 2012年,我回到国内并加入...
苏州大学陈新建团队获..4月10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暨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北京和苏州同期举办。我校电子信息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及其临床诊断应用”项目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技
陈新建教授现在是苏州大学的特聘教授,同时也是苏州比格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格威医疗”)的创始人。 他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毕业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手写识别方面的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又先后就职于美国常青藤大学—宾夕法尼亚...
陈新建,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IEEE高级会员;苏州大学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创新团队负责人、苏州市生物电子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