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建,男,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业领域为作物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麦分子育种。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1985.9-1988.7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读硕士 1997.9-2000.7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读博士 2002.6-2003.12 香港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
陈新建,男,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的专业领域包括作物遗传育种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小麦分子育种。在教育经历方面,陈新建于1985年到198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在1997年至2000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进一...
陈新建 陈新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计划获得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陈新建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博士毕业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任副研究员,之后先后就职于美国常青藤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国立...
2023年,《人工智能在干眼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在《眼科新进展》正式发布,比格威医疗创始人 陈新建教授作为执笔专家参与编制;《专家共识》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在干眼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汇聚眼科与人工智能领域众多专家的智慧经验,全面梳理了AI在各项干眼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将有力地推动AI在干眼中的进一步研...
2024年2月,《进展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成像模式及应用专家共识(2024)》(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正式发布,比格威医疗创始人 苏州大学陈新建教授作为眼科影像人工智能专家参与制订。《专家共识》对进展期AMD的各种成像模式进行了系统性讨论,基于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临床实践,评估了各种成像模式的优缺点,并对...
眼查查的软件部分链接MIAS在云端的眼底影像分析技术,硬件部分则与合作伙伴合作,采用定制开发生产的方式,极大地缩减了设备成本。陈新建介绍,一旦量产,眼查查的软硬件打包成本将在十万以下,与市面上动辄售价百万的进口OCT成像设备相比,成本缩减到十分之一。至于成像效果,陈新建表示,与主流进口设备的设备精度相差无几。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坚教授团队与电子信息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共同通讯)在多孔弹性介电材料、柔性织物电极的基础上,发展了可用于空间任意方向力检测的柔性传感器,并提出一种高效的线性拟合法,来解耦复杂的非线性数学问题,揭示了多孔弹性体在电性能增强和任意接触力引起的几何变形之间的关键协同作用。相关结果...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坚教授团队与电子信息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共同通讯)在多孔弹性介电材料、柔性织物电极的基础上,发展了可用于空间任意方向力检测的柔性传感器,并提出一种高效的线性拟合法,来解耦复杂的非线性数学问题,揭示了多孔弹性体在电性能增强和任意接触力引起的几何变形之间的关键协同作用。相关结果...
陈新建,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IEEE高级会员;苏州大学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创新团队负责人、苏州市生物电子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