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孙(1179-1262),字伯玉,号直斋,斋号陈氏山房。自署永嘉、吴兴人,亦称安吉州人[湖州别称吴兴、霅川、苕溪、苕上、霅溪等。其中在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间,湖州又改名为安吉州,故陈振孙亦称之为安吉州人。]。历任溧水县教谕、绍兴府学教授、鄞县学官、建昌军南城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
数十年的精心搜集和整理,陈振孙将自己对典籍的研究成果,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体例,编纂成了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共56卷,这是他对学术界的宝贵贡献。
历史知识> 陈振孙 南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一说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宁宗、理宗之际,历溧水、绍兴、鄞县教授,兴化军通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台州知州,嘉兴知府等。淳祐四年(1244),除国子司业。后官至侍郎,以宝章阁待制致仕。藏书五万一千余卷,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撰《直...
陈振孙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史书上记载他是浙江湖州吴兴人。但陈振孙在《崇古文诀序》文末题“永嘉陈振孙伯玉书”,在《洛阳名园记跋》文末题“永嘉陈振孙伯书”,在《得石氏所藏本跋》一文末尾处书:“永嘉陈玉父(伯玉)”;南宋刘克庄在《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十八《重修通判厅》一文中写道:“陈君名...
陈振孙,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今浙江安吉)人。 嘉定四年为溧水教授,三载去官归。 宝庆三年充兴化军通判、摄郡。 端平三年,以朝散大夫知台州、兼权浙东提举常平茶盐事。 嘉熙元年改知嘉兴府,升浙西提举。 淳祐四年官国子司业。 九年,以宝章阁待制、某部侍郎致仕,家居修《吴兴志》。
陈振孙性勤敏,好读书、聚书。自述弱冠时无书可观,虽“二史”亦从人借,“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其藏书、读书、著书之处称为直斋。20多岁为官南城时,即注意访书、藏书。一日,因事出访,于途中遇卖旧书者,觅得五代开运三年(946)刻印之《九经字样》,弥足珍贵,为其平生所藏最...
陈振孙在学术领域有多重贡献,他不仅专注于目录学的研究,还对理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刘克庄在对陈振孙的评价中提到,他早年被赞誉为醇儒,其学术渊源可追溯至著名的伊洛学派;晚年则以名流自居,期望能与乾淳时代的学者并肩。在学术立场上,陈振孙对朱熹的思想持高度认同,在其书录解题中表现了对朱子学说...
可陈振孙偏偏能在这片“迷雾”中找到一条明路。 对了,说到陈振孙的解题风格,不得不提他的“调皮”劲儿。有时他在考证某些问题时,简直就像一个侦探,抓住了一个个细节,用巧妙的方式将疑点一一揭示出来。他甚至不吝啬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和比喻,来让读者理解那些艰涩的历史考证。你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心想:“这...
《图海乡愁:记南宋藏书大家目录学家陈振孙》是202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陈振孙是我国宋代著名藏书大家、目录学家,成就了我国*部以解题之名著称的解题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且其著录的书籍较之叶梦得、郑樵、晁公武等更多更广,对后世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本书作者从2014年开始收集陈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