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清虽然身体不适,但仍在长征队伍中,没有掉队。 1935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部队对我军穷追不舍,红军在急忙赶路躲避追击的时候,陈慧清的肚子有了反应,即将临盆。部队的医疗条件较差,没有任何接生工具。部队中的女同志自发前来帮忙,搭起了一个简陋的产房。 图|陈慧清(右一) 眼看着后面的敌人越来越近,陈...
中央红军中的女红军在途中生的孩子,没有一人能带到陕北,这是长征苦难史上一件令人心酸的往事,当然,最心酸的还是贺子珍、陈慧清、廖似光、曾玉等这些年轻的母亲们。 作者:陈宇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史专家陈宇授权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连载其新...
这个时候邓发不在身边,孩子快要出生了,敌人的追兵在枪声中越来越近,婴儿却迟迟无法出生,负责断后保卫的是第五军团,陈慧清所在的部队领导找到军团长董振堂,让他务必顶住敌人的进攻。“因为什么?就因为有个女红军在生孩子。”此时,军团长董振堂一听立即下令:“孩子多长时间生出来就顶多长时间!”紧接着激烈的...
在董必武的掩护下,战士们迅速撤离,而这个孩子却永远留在了长征路上。陈慧清,1909年12月生于广东番禺,是邓发的妻子。1935年3月,红军四渡赤水后,队伍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怀孕8个月的陈慧清依然行军,长期的战斗使她显得沧桑。在行军途中,她突然感到剧痛,被战士们带到路边的草屋内等待分娩。然而,由于长期营...
但非常遗憾的是,陈慧清母女分离后,已成了永别,再也没有找回来。孩子是生是死?至今无从知道。在漫漫的长征路上,仅仅在中央红军当中,就有包括贺子珍在内的5位女红军先后产子,但都没有一个孩子能随母亲前行,也没有一个孩子能找回来。长征出发前,中央红军就做出了严格规定:无论职务高低,谁也不允许带着...
陈慧淸的故事:一个团的红军战士为保护女人生孩子,与敌人浴血奋战,直到孩子出生。很多红军战士不理解,指挥员说:我们今天的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孩子的明天吗?#长征精神 #俏佳人中华武术 #陈慧清院长 87 1 2 分享 举报发布时间:2023-11-03 15:1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董振堂家人知道后痛不欲生,长子董光楹深受其影响,毅然加入游击队抗日,继承父亲的遗志。最后在抗日战场上,壮烈牺牲。次子董用威寻找父亲头颅十几年,只要是关于长征烈士的消息传来,他都会格外关注。 2015年,董用威终于知道了父亲头颅的下落,经过多方考证,父亲的头颅在青海省西宁市。此时的董用威已经91岁了,总算是可以安心...
陈慧清捂着肚子疼得不停翻滚,边哭边大骂丈夫邓发,希望以此减轻痛苦。 这个时候邓发不在身边,孩子快要出生了,敌人的追兵在枪声中越来越近,婴儿却迟迟无法出生,负责断后保卫的是第五军团,陈慧清所在的部队领导找到军团长董振堂,让他务必顶住敌人的进攻。“因为什么?就因为有个女红军在生孩子。”...
陈慧清捂着肚子疼得不停翻滚,边哭边大骂丈夫邓发,希望以此减轻痛苦。 这个时候邓发不在身边,孩子快要出生了,敌人的追兵在枪声中越来越近,婴儿却迟迟无法出生,负责断后保卫的是第五军团,陈慧清所在的部队领导找到军团长董振堂,让他务必顶住敌人的进攻。“因为什么?就因为有个女红军在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