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 3、体会本文凄切委婉的陈情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
教案语文教案:陈情表(精选12篇)教案 语文教案:陈情表(精选12篇) 《陈情表》教案 1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
《陈情表》教案 第1篇 《陈情表》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生自学与课堂点拨,积累文言知识。 2、能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鉴赏本文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鉴赏作者的陈情技巧,学习作者情理结合、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 2、通过梳理全文及段落层次,体...
《陈情表》教案1 一、自主复习 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边复习边做笔记。 二、自我检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陈情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教...
《陈情表》教案 篇1 一、 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
《陈情表》教案 一、课文悟读 __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中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__将诉情之语与陈理之言交...
《陈情表》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麽向晋武帝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语和习用语。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富于节奏和感情色彩,应让学生熟读并疏通文字。 2、了解这一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陈情表》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文章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陈情表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文章“陈情于事,情深理切”的表达特点。 2.鉴赏巧妙的说话技巧。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 二、开展课堂讨论,细致剖析《陈情表》“陈情达意”的艺术特点。 1.作者是如何通过“陈情”来达到为祖母尽孝的目的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明确:这篇文章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