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官吏富民都以陈尧佐为榜样,争着拿出米来,结果救活了数万人。 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年—1021年),黄河决口,朝廷起用陈尧佐为滑州(今河南滑县)知州,陈尧佐造“木龙”以减经水浪冲击,这种“木龙”是在一根横木上凿若干孔,孔中插垂木数条,放置于水旁保护堤岸,此外他...
陈尧佐,阆州阆中(今四川南充)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是陈省华次子,与其兄陈尧叟、弟陈尧咨并称“三陈”,兄弟三人皆中进士。本文陈尧佐的三首诗作:《游湖上昭庆寺》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在湖边寺院,与僧人共享清幽,通过静坐观水、看云、听落叶、看鸥鸟这些细微的自然景象...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明吏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
陈尧佐,字子厚,号东篱,出自浙江绍兴嵊县的一个文人世家。这里培养了他的杰出才能。陈家历代重视诗书,学问深厚。陈尧佐自幼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长大。他的父亲,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他不仅教陈尧佐读经史子集,还亲自教他书法和吟诗。陈尧佐拥有非凡的才华,聪明好学,记忆力超群,对...
因为治水有功,朝廷授陈尧佐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了感谢吕夷简的举荐之恩,陈尧佐写下一首《踏莎行•燕词》: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词义解释:春光明媚,良辰美景,庭院...
②陈尧佐经过郑州,被该郡人王文吉以谋反的事告发,交给御史中丞范讽审理,事情才得以辨明。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祖先是河朔人。年少的时候就很好学,父亲教几个儿子学习经书,他的兄长还没有完成学业,陈尧佐偷听就已能背诵。等到他显贵,没有停止读书。他还善于古隶八分,写一丈见方的字,用笔端正,笔力遒劲,到...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辈为河朔人。高祖陈翔,为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 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海喻》一篇,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知朝邑县,恰逢其兄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以事诬陷尧佐,降为朝邑县主簿。移任下圭阝...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明吏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
陈尧佐,字希元,祖籍河朔。他进士及第后,曾担任魏县、中牟县尉。陈尧佐写了一篇《海喻》,人们惊叹他的志向。有一次,百姓张氏的儿子在江中洗澡时被鳄鱼吃掉,母亲无法营救。尧佐听说后非常伤心,命令两个小吏驾着小舟带着网前去捕捉。鳄鱼凶暴异常,平时难以捕捉,但这次却顺服地被网住。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的罪状,在...
陈尧佐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