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突出了柳如是超凡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表达了作者对柳如是、陈寅格这些人不媚时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和敬仰,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与遗憾。
这就解决了我们所看到的《柳如是别传》的一个很重要的点:为什么写得这么厚? 陈寅恪先生写文章是很怕厚的,他是宁可少说一句话,少说一个字,很多我们觉得可以铺开来论述的大问题,就像我们在讨论《元白诗笺证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时候,我们觉得很多问题铺开来,都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但他就把它作为一个...
其一,陈寅恪非常欣赏柳如是所写的《金明池·咏寒柳》;其二,陈寅恪晚年全部精力都花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而清朝入关前称后金。所以,陈寅恪将自己的居所称之为“金明馆”。 在陈寅恪的生前与身后,许多人都不理解陈寅恪为何如此倾情于明末清初这段他第一次涉足的历史。从“金明馆”的含意,可知柳如是已承载了陈寅恪晚年无...
陈寅恪为什么写《柳如是别传》? 为女性作传,尤其是为妓女作传,中国文化史上除了陈寅恪别无他人。或者可以认为, 陈寅恪意在透彻人性,从最卑微处阐发最深刻的人性真谛,以此说明钱谦益一代仕文化的 特性,以此说明与明末顾炎武相同的主题“亡天下”即亡文化。
陈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一直坚持其独立自由思想,尤其对历代的巾帼女流非常赞赏,如对陈端生的论再生缘就是一例,所以陈先生用毕生之力为柳如是做传就不足为怪。
我作为陈寅恪大师的隔代知心人 必须告诉你 陈大师除了因为当时无事可作 为此书满足其考证癖外 更是寄托遥深 骂尽了X九年后的读书人 柳如是一个青楼女子 从未深受国恩 也懂得气节二字 你们真正是连这样的青楼女都不如了 呵呵!赞 回复 转发 赞 收藏 只看楼主 ...
陈寅恪1949年南下广州,寄身中山大学,1953-1963年用10年时间只写《柳如是别传》这一本书,当年别说柳如是默默无闻,就算是钱谦益,因为名列《明史》的贰臣传,晚清以来的学者们也很少有人去专门研究他的事迹和诗文,陈寅恪选了这么生僻的两个人(现代人对钱和柳的耳熟能详,全因为陈寅恪的带动)作为传主,其实是有意为之...
《柳如是别传》中钱谦益和柳如是的人物关系如出一辙,可见此时陈寅恪已把兴趣转移到传奇女性的解读上,通过对小人物的考证来知微见著,是一个独特视角的选题,而相较元稹莺莺的故事,在大时代变局下的钱谦益和柳如是,无疑人物内核更丰满和深刻,可以说陈寅恪在写《附读莺莺传》时没有过瘾之处,在《柳如是别传》中得到...
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什么用10年时间写一部妓女的柳如是别传? 好些人在疑问,陈寅恪为什么要下大功夫写柳如是别传呢? 陈寅恪(1890一1969),江苏修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研究生院,行导师制,聘请4位导师: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1929年因王国维,梁启超......
陈寅恪名字读音,按照方言应读作chén yín què,因为“恪”在义宁话(修水话)读【ko】第四声,陈寅恪先生的小名叫“恪儿”,修水方言中“恪”与“确”同音,翻译成普通话里的音就念què,陈寅恪自己...全文 陈寅恪的"恪"怎么发音? 1个回答2023-01-21 10:49 陈寅恪 按照方言应读作chén yín què,因为“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