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段家坝南的大街上,原来有一座木结构的桥,称为涧桥,天启四年(1624),经陈实功改筑成石桥。此外陈实功还捐资修筑了段家桥、永丰桥、白塘桥等多座,均在地方志上有所刊载。 名医早已逝 民间传说多 陈实功的遗物很少,存有一只瓷质乳罐,器高11.8厘米,口径24.7厘米,是他当年研药用的工具。白釉青花,“婿”字纹饰,...
陈实功于1617年编著了《外科正宗》一书。该书共12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和论述。 《外科正宗》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映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该书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传到了日本等国,成为中医...
所以,陈实功在《痈疽治法总论》中特意提到“尝谓昔者承平,今时扰攘”,承平,意思是相承平安;扰攘,意思是混乱不太平。对此,陈实功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应变的思维,以“治在活法,贵在审详”为题作了短评,他说:“当原受病,从外而来;今之受病,从内而发。又古者多实,设方宜散宜宣;今者多虚,治法宜滋...
外用名家之四:陈实功 陈实功 (公元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 他少时体弱多病,始萌发事岐黄志愿,遂勤奋攻读《内经》《难经》诸书,博采众家之长,一生中“旦夕不释其卷”,直...
明代大医陈实功「神应养真丹」,适合血虚脱发人!明代大医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指出:“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他不仅指出脱发的原因是血虚,同时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一方——神应养真丹。神应养真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菟丝子、天麻、木瓜、羌活各,水煎服。功效:养血祛风,...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南通市人,明代著名的外科专家。少时体弱多病,始萌发事岐黄志愿,遂勤奋攻读《内经》《难经》诸书,后正式从医,临症60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是明代外科学的重要著作。 外科正宗 ...
正宗派的杰出代表陈实功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又字若虚,明崇川(今江苏南通)人,精于外科。据范凤翼氏说:陈实功“即奇疡怪证,一睹辄愈,投以半匕,无不立痂而愈;虽有厚毒攻中,陷胸洞胁,万无生理者,亦必计日以瘥。心手之间,若有神与存焉矣”(《外科正宗·范序》)陈实功著有《外科正宗》一书,影响...
陈实功(1555~1636年),中国明代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享年八十有一岁。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陈实功从事外科四十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由于当时身处封建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内科,轻视外科,这是因为外科医学同内...
明朝的时候,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大医,他叫陈实功。陈实功究竟厉害在哪里呢?这个人啊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尤其精通外科,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外科正宗》,里面记载了不少有名的方剂,如意金黄散就是其中之一。 如意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
陈实功(公元1555~1636年)字毓仁,又字若虚,江苏南通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专门研究外科,先后达40年之久,在外科理论和外科手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陈实功的外科医术很高明。他成功地完成过难度很大的断喉吻接术。为了更好地摘除鼻息肉,他在万历45年(公元1617年)设计了一件既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