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的作者陈子昂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 他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不久后便深谙百家。他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奇人,写出这样深沉的文章。杜若和兰花虽然是现实中简单的植物,但在作者心中却是有所指。说美丽植物其实是在说那些有才华的人,有...
伯玉的诗作风骨峥嵘,寓意深远,他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描绘了一种孤寂苦闷的情绪,读来酣畅淋漓。他还写了三十八首《感遇》诗,这里精选其中一首,正体现了其“兴寄”的创作风格。陈子昂出生于蜀中大族,其先辈中很多人都当过官。后来虽然家道中落,却依然很富有。父亲从小就让...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陈子昂的代表作,这些诗批评政治、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内容极为充实,形式也非常质朴,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陈子昂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现实主义的诗歌革新主张的成功范例。但是也正因为陈子昂过分强调“风雅”和“汉魏风骨”,就使他的作品相对地忽视了创新。叶燮说:“子昂古诗,尚蹈袭汉魏蹊径,...
《感遇·之一》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译文 月牙儿从西方极远之地生长,太阳落山后就变化上升。圆月正向东方运行满盈,阴暗月魄已在早晨凝成。从混沌元气萌生了天地,三代纪元就已交替废兴。天道谅必还是这样存在,三正五德...
《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诗词全诗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一)《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二)《思帝乡》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三)《秋思二首·其二》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裴回。 (四)《青门引·其二》 ...
感遇诗 其三十五 唐·陈子昂 【原文】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赏析】 此诗作于垂拱二年(686年)诗人随乔知之北征叛乱的突厥同罗、仆固时。这是诗人第一次出征边塞,尽管时间不长,未经年而归,但他亲眼目...
唐代陈子昂《感遇诗》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感遇诗》,写得非常之好。你看,他开头就说:“可怜瑶台树。”这“瑶台”,是神话里仙人的住处,这里指皇宫。“可怜”呢,则是可爱的意思。接着说“灼灼佳人姿...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三十八首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许多诗篇紧扣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