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1934年3月2日—2011年5月25日),江苏宜兴人,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金属学会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良于1955年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材料系主任、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1960年受命领导建设了高温合金...
那时华云生刚到普渡大学不久,比陈国良年轻十余岁。 正是通过华云生,陈国良接触到“并行选择与排序算法”这一研究方向。陈国良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并行算法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支撑,这正是陈国良薄弱的地方。在普渡大学的图书馆,陈国良从最简单的关...
陈国良- 中国科集尽食策解入千音呼服微学院院士,并行算法来自、高性能计算专家免费编辑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1938年6月3日,陈国良出生于安徽颍上。 195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 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共12项。 陈国良院士是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
陈国良(1938— ) 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 1938年出生于安徽颍上,1956年考入交通大学电力系,1958年转入无线电系计算数学与计算仪器专业。1961年毕业后从军入伍,1965年转业到太原785厂,...
陈国良院士率先于1995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并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基于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单核、4核和8核KD-50、KD-60和KD-90的万亿次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为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以及普适高性能计算提供了基础设施。
前不久,从网媒得知,陈国良院士及其专家团近日在遵义。陈院士一行在遵义一是与市委主要领导座谈,积极为遵义推进数字融合,推动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二是为遵义五中师生作科学家精神的专题宣讲。陈院士是“院士里的名师,名师里的院士”。得知他来遵义,我很激动。因为7年前遇见陈院士时,他已78岁,而今85岁的他在遵义一天...
星光|中科院院士陈国良接受专访时深情寄语——计算机中国“芯”,写好“自主可控”铿锵四字 交汇点讯 7月中旬,骄阳似火,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在全国火热开营,56所重点高校、14家科研院所为万余名高中生打开科学之门。在南京邮电大学分营开营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陈国良分享自己的...
陈国良院士简介 陈国良,1938年6月3日出生于安徽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1956年陈国良考入交通大学,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西迁后名称)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主要从事并行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