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2002.4~2005.3,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机械物理专业,工学博士 1998.10-2002.3,日本上越教育大学,硕士 1997.9-1998.10,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硕士 1993.9~1997.6,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7-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2007.5-2015.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2009.8-2011.7 日本东京工业大...
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全新磁控机器人设计制造技术,针对磁控机器人的原位运动编程和位姿感知需求,通过4D喷涂打印制备一种新的碳-磁薄膜多层材料,实现电热磁化和电阻应变传感的功能耦合,达到多模态驱动和位姿感知一体化...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陈华伟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动态可调节的DIW打印策略,该策略将一个可移动的打印针连接到一个Y形微流控喷嘴中,通过调节挤出压力和针头在微流控喷嘴中的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细丝内层的位置、比例和形状,进而再对细丝内层结构进行精确的亚体素控制,可以制造具有各种复杂结构的细丝。 通过打印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冯林副教授、陈华伟教授团队以巨噬细胞为模板,制造加工出功能化的“细胞机器人”(MCRs),实现了对肿瘤的靶向治疗。文章被选为封面进行亮点报道(Front Cover)(图1)。 图1 细胞机器人封面图 该细胞机器...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陈华伟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动态可调节的DIW打印策略,该策略将一个可移动的打印针连接到一个Y形微流控喷嘴中,通过调节挤出压力和针头在微流控喷嘴中的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细丝内层的位置、比例和形状,进而再对细丝内层结构进行精确的亚体素控制,可以制造具有各种复杂结构的细丝。
2022年9月18日,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陈华伟教授课题组在仿生湿摩擦调控表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界面湿摩擦调控在微纳机器人、医疗手术器械和可穿戴传感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受到大量关注和研究。实现强湿摩擦力的方法...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陈华伟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动态可调节的DIW打印策略,该策略将一个可移动的打印针连接到一个Y形微流控喷嘴中,通过调节挤出压力和针头在微流控喷嘴中的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细丝内层的位置、比例和形状,进而再对细丝内层结构进行精确的亚体素控制,可以制造具有各种复杂结构的细丝。
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全新磁控机器人设计制造技术,针对磁控机器人的原位运动编程和位姿感知需求,通过4D喷涂打印制备一种新的碳-磁薄膜多层材料,实现电热磁化和电阻应变传感的功能耦合,达到多模态驱动和位姿感知一体化(图1)。相关成果以 ” A Magnetic-Driven Multi-Motion Robot with Position...
2005.04-2006.03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研究科 研究员(博士后)、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兼职研究员 2006.03-2007.3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员 2007.1-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 2.科研经历 2000.04-2002.03 多轴机床的精度测量,日本森精机会社,主要完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