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秋国画作品赏析 陈佩秋(1923年2月14日-2020年6月26日),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出生于河南南阳,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陈佩秋的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陈佩秋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担任兼...
陈佩秋先生堪称集书画、文史、鉴赏于一身的艺术巨匠、卓然大家,她丰富的艺术实践几近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的特殊审美价值。画阁高华唯芝兰可佩,溪山清远仰雁影横秋!癸卯秋杪,时值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美术界诸多艺术家朋友以及陈佩秋先生好友纷纷为先生题词缅怀追思。为此,纪念陈佩...
“健碧”为字,陈佩秋一生的从艺之路,恰如这一抹柔韧的绿,虚怀若谷,毕生求索。 正是在“新”和“难”的不懈艺术追求之中,在古今中外的上下求索之中,在老而弥健的身体力行之中,陈佩秋方能在人生的晚境,开创出彩墨结合的青绿山水新风,进一步发展、弘扬古典高华的大雅正声。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设为首页...
陈佩秋,女,1922年12月出生,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陈佩秋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顾问、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佩秋先生在花鸟、山水...
编者按:2020年6月26日凌晨三点,中国书画界泰斗陈佩秋先生仙逝,享年98岁。 陈佩秋,女,1923年2月出生,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陈佩秋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
上世纪70年代陈佩秋创作中 1950年,从国立艺专毕业的陈佩秋与谢稚柳一同进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陈佩秋先生从此开始大量接触古代书画真迹,直接临摹古代书画作品。在国立艺专求学其间,陈佩秋就曾临摹过许多古画,但大多是通过图册和照片,此时直接对照古代真迹进行临摹,而且对照的都是水准极高的博物馆精品级别的古画...
陈佩秋先生的画兰作品寓意深刻。在古代文化中,兰花被视为高雅、贞洁和忠诚的象征,因此,陈佩秋先生画兰也蕴含着这些美好的品质。通过画兰,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此外,她的画兰作品还常常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比如在画兰花时,她会融入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使作品更具有...
陈佩秋早期以山水为起点,在传统山水画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她深入研究古人的绘画技法,从宋元绘画中汲取精华,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川的壮丽与秀美。她的山水画作,既有宋人的遒劲艳丽,又有明清文人画的墨韵雅致,展现出深厚的传统底蕴。然而,陈佩秋并未满足于对传统的继承。上世纪50年代后,她专攻花鸟,开创出一片...
大家都知道,陈佩秋先生以画出名,实际上他的字也很不错。“书画同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强调对线条和笔墨的控制,都是通过线条和笔墨的变化,来表达或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陈佩秋先生画作 陈佩秋书法 陈佩秋的字丝毫不逊于男子,特别是草书,飘逸洒脱,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感觉。曾经有一...
纪念|郑重笔下的陈佩秋:亲谊重友,执着艺术 知名书画家陈佩秋(1923-2020)辞世已近一年,其山水不尚奇峰险岭,花鸟不作高枝啁啾,花卉不求一枝独秀,自有一份温润高逸的性情,体现出她艺术的自信与执着。八十多岁的报人、文化学者郑重与陈佩秋相识几十年,一直看到她在用功探索,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