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评弹生涯,我始终感受到陈云同志对评弹事业的深切关怀和无微不至的关心。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曲协、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陈云与评弹》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我和上海彭本乐、浙江蒋希均,江浙沪三个评弹方面的专家在北京一起撰写了...
影片时长7分04秒,拍摄场景为陈云纪念馆长春园、评弹艺术馆、文物馆等,邀请与陈云同志有交集的评弹界人士以及学生,在丝弦弹唱中展开演绎,以两代人的视角展现陈云同志与评弹文化的故事。作为评弹的“老听客”,陈云同志提出的“出人、出书、走正路”等重要论述,是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评弹艺术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智慧...
陈云纪念馆微电影《一往情深》6月6日正式发布,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讲述了“老听客”陈云与评弹的不了情。友情出演该片的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在拍摄现场深情讲述陈云与评弹的故事。 高博文讲述陈云与评弹的故事 “陈云同志6岁时在长春园...
1982年3月、1986年3月,陈云在苏州、杭州接见苏州评弹学校师生代表,看汇报演出、座谈、合影留念,深情地说:“我是评弹学校的名誉校长,当时是我建议办的。”陈云深知评弹的基础在书场,一部评弹长篇要在书场里演十天、二十天,要让听客今天听了,明天还能再来,对书目和演员都是个考验。那么,陈云是如何满腔热情...
陈云纪念馆微电影《一往情深》6月6日正式发布,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讲述了“老听客”陈云与评弹的不了情。友情出演该片的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在拍摄现场深情讲述陈云与评弹的故事。 “陈云同志6岁时在长春园听戤壁书,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在听评弹。”高博文深情地说,“陈云同志对评弹的发展有很多指...
陈云,是出生于青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人和奠基人之一。看似没有交集的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陈云同志在谈起同评弹的接触时说道:“我十岁前就听书,在我们家乡,先是跟我舅舅去听,听上瘾了,有时候大人不去就一个人自己去听,到现在六十几年了。中间一段时间,要干革命,...
记者获悉,作为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全国最大的陈云文物收藏中心,陈云纪念馆拟对评弹艺术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充分展现陈云同志对评弹事业的关心与指导,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即日起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相关文物与资料:一、征集对象 社会各界人士,不受地域和年龄限制...
二、陈云与评弹书目的整旧 20世纪50年代后期,受“斩尾巴”运动影响,评弹界忽视了对传统书目的整理工作。1957年秋,陈云因病到南方休养,期间他听了当时评弹界几乎所有的名家响档以及主要书目的演唱和录音。仅1960年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陈云就听了1700多回书,且都做了笔记,包括每回书的时间、内容梗概、特点、问题等。
出人 出书 走正路——陈云与上海评弹界交往
姜啸博透露,此次陈云在台上的戏份并不多,但分量很重。为了贴近那个年代,姜啸博和刘浦生的扮演者、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的戏服都是一身中山装。其他角色根据人物特征有长衫有西装,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一连数日,演员们都在宝山封闭排练,用评弹讲述上海的红色金融往事,时间紧,任务重。与很多重大题材视角不同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