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侵寄主体壁的过程中,杀虫真菌产生一种重要的特殊侵染结构——附着胞,附着胞通过分化成侵染钉以及分泌一系列降解昆虫体壁的胞外酶等方式来穿透体壁。因此,附着胞的分化形成对于真菌成功侵染寄主蚊虫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附着胞分化形成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
其中附着胞的形成是病菌成功侵入寄主的关键。许多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分化成特殊侵染机构侵入寄主。除稻瘟病菌外,炭疽病菌(Col2 letotrichumspp.)和锈菌都能形成附着胞。孢子发芽与附着胞最初形成 稻瘟病菌孢子极易发芽,甚至还未从分生孢子梗脱落的成熟分生孢子,只要有足够水分也可发芽。芽管一般从顶胞或基胞产生,...
敲除kmt2基因显著减少真菌附着胞的形成,并显著降低杀蚊毒力。转录组测序(RNA-seq)研究发现,经昆虫体壁诱导后,依赖于MrKMT2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脂类、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转运。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合二代测序(ChIP-seq)技术,分析H3K4me3在野生型(WT)和敲除菌株(ΔMrkmt2)中的染色质分布情况,发现KMT2介导的H...
《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的分子机制》是依托浙江大学,由林福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项目摘要 本研究测定了各种理化因子对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证实了环腺苷酸cAMP对附着胞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筛选得能够抑制附着胞形成的拮抗细菌及其分泌物。采用单克隆抗体2B4在国际上针对稻瘟病菌分生陷子的cDNA文库首次采用...
<等发现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尖端的粘胶在病菌孢子与寄主最早接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病菌附着胞的形成3$4,x-,;等指出稻瘟病菌v&菌株附着胞形成仅与基物硬度有关"而与疏水性和寄主表面粗糙程度无关3&4,相反"S??和U?,2采用一组疏水性由强至弱的基物表面"测定发现稻瘟病菌/%*$|菌株在疏水表面...
该论文研究发现绿僵菌在形成附着胞时,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上调,液泡中脂滴积累、自噬小体(autophagic body)大量形成,预示脂滴会通过自噬途径进行降解,即脂噬发生于附着胞形成过程。但这一过程是巨自噬或是微自噬仍不清楚。为此,通过全基因组水平敲除自噬相关的23个基因,发现其中10个基因的缺失显著影响绿僵菌的杀虫毒力。不...
在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中,以前的研究表明,GTP结合蛋白(G-蛋白)/cAMP信号传导对附着胞的形成和致病性很重要。八个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GS)名为MoRgs1至MoRgs8和类RGS蛋白之一MoRgs1的作用更加突出,它以G蛋白MoMagA为目标,调节cAMP水平以及真菌的生长和致病性;然而,MoRgs1如何表现出这种功能以及其自身的调节与...
《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及其穿透过程中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是依托浙江大学,由林福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项目摘要 以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的穿透时期的cDNA表达文库为基础,构建该菌的基因表达序列(ESTs)库和相应的cDNA基因芯片。同时,利用双向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单克隆抗体和Westem印迹及质谱技术研究病菌该时...
和pH值在7.0为最适孢子萌发条件,但不影响附着胞的形成.疏水基物表面,营养饥饿或洋葱表皮细胞表面可以刺激附着胞形成.2.5 mmol/L cAMP和8.0 mmol/L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BMX显著地促进附着胞的形成.与去离子水和水洗法相比,自来水和振落法获得的分生孢子更有利于附着胞的形成.筛选到3株对孢子发芽及附着胞形成有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