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患者腹泻反复发作已2年,属久泻,加上平素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证属脾肾虚寒,肝郁乘脾,治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初诊用附桂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健脾益气;干姜、附片、肉桂温中散寒;防风、白芍疏肝健脾,杜仲...
治疗上以温阳健脾化湿,和胃止痛为法,以附桂理中汤为主方,配合四君子汤,方中制附子、肉桂、干姜、肉苁蓉、高良姜温阳散寒,四君子益气健脾,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一诊后症状明显缓解,守方继续调理。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
附桂理中汤的功效通常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补气健脾、补肾养阳、去寒止带等,患者应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1、温经散寒:附桂理中汤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痛经、畏寒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祛风除湿:附桂理中汤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祛除风湿,对风湿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补...
本例患者腹泻反复发作已2年,属久泻,加上平素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证属脾肾虚寒,肝郁乘脾,治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初诊用附桂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健脾益气;干姜、附片、肉桂温中散寒;防风、白芍疏肝健脾,杜仲补肾壮腰。诸药合用达到温阳健脾作用。 二诊时便溏次数减少,腰...
附桂理中汤 桂附理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喉科种福》卷五。主治中寒白喉,无恶寒发热,喉内起白皮,随落随长。 医案 大黄附子汤合附桂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大便较多且不成形案 朱某,女,82岁。2016年7月19日初诊。患者近1月来大便日行5至6次,晨起为主,性状不成形,便时不爽,伴有神疲乏力,呃逆反酸,...
综合这些情况呀,我从中医的角度给她辨证为火不归原,火不暖土呢。所以呀,我就决定给她用李可前辈的引火汤来引火归元,同时呢,再加上桂附理中汤来补火暖土,健运中焦哦。 就这样,黄女士按照这个治疗方案开始吃药啦。还真别说,吃了一段时间后呀,她那些急性的症状就慢慢地得到缓解啦。这时候呢,我就根据她的情况...
治疗上以温阳健脾化湿,和胃止痛为法,以附桂理中汤为主方,配合四君子汤,方中制附子、肉桂、干姜、肉苁蓉、高良姜温阳散寒,四君子益气健脾,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一诊后症状明显缓解,守方继续调理
综上情况,曾先生的情况属于太阴虚寒,开了附桂理中汤加味:熟附子21g,党参20g,炒白术20g,干姜18g,炙甘草12g,防风12g,路路通10,桂枝12g,共8剂。 复诊:瘙痒明显减轻 2016年2月23日复诊,风团瘙痒明显减轻,觉得口干。在第一个方子的基础上又加了薏苡仁30g,同样开了8剂。
处方:因抗炎药有伤脾胃正气之虑,且此时肺部感染之象不甚严重,可单予中药治疗。方用附桂理中汤七剂加减,加大陈皮用量至15g以增强化痰之力。方药如下: 党参30g、白术10g、炙甘草3g、干姜10g、茯苓15g、熟附子10g(先煎)、厚朴10g、陈皮5g、肉桂5g(焗服)、法半夏10g、柿蒂20g、砂仁10g(后下)。
5.2.13 附桂理中救胃汤 【组成】1.炙甘草24g,干姜12g,炮附片12g,高丽参(另)15g,白术12g,砂仁米10g,紫油桂10g,炒麦芽60g,藿香10g,佩兰10g。2.炙甘草90g,干姜90g,炮附片45g,高丽参(另)30g,白术90g,砂仁米30g,紫油桂10g,炒麦芽60g,藿香10g,佩兰10g。【主治】慢性病晚期,由于人体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