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阿斯曼夫妇共同演绎了“文化记忆”这个随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理论。他们认为,所谓文化记忆就是由官方机制化的、具有固定形式的集体记忆;换句话说,如同个体需要一个借以安身立命的记忆一样,一个社会借助文化记忆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1992年,阿斯曼出版《文化记忆:古代高级文化...
该理论拓宽了学界对“文化”的理解,开创性地提出“文化记忆既关于过去,也指涉未来”。阿斯曼和他的妻子也因其工作而荣获2018年德国图书贸易和平奖。2022年,奥地利研究基金会(ÖFG)将科学奖授予阿斯曼。该组织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海因里希·施米丁格(Heinrich Schmidinger)曾称赞他“在人文和文化研究领域的跨学...
2015年11月,阿斯曼夫妇曾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之邀,来校举办讲座,并同北大多个院系的学者进行了愉快的交流,至今令人难忘。我们在此谨以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
1978年,扬·阿斯曼与夫人阿莱达·阿斯曼一道,联合多位来自不同学科但志趣相同的学者,创建了名为《文字交流的考古学》的学术丛刊,试图把文字和文本置于文化大背景中进行考量;这一举措不仅重视文本产生的具体社会环境,而且把视域扩展到文字和文学诞生的人类早期,便于更好地理解文字和文学对其创造者和使用者及其社会产生...
德国著名埃及学家和文化学家扬·阿斯曼于2024年2月19日去世,作为他的学生,我在这里写几段介绍他的学术经历和成就的文字,以表达我对他的培育之恩的感激和敬意。 卓尔不群的埃及学家 扬·阿斯曼(Jan Assmann),原名约翰·克里斯托夫·阿斯曼(Johann Christoph Assmann),1938年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朗格尔斯海姆...
据悉,德国著名学者扬· 阿斯曼(Jan Assmann)日前在康斯坦茨逝世,享年85岁。阿斯曼生于朗格海姆,德国著名的埃及学家、宗教学家、文化学者,逝世前任海德堡大学荣休教授、海德堡科学院院士。作为一位文化学者,扬· 阿斯曼与妻子阿莱达· 阿斯曼(Aleida Assmann)一道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并以此扬名世界。阿斯曼曾出版包...
原文:《扬·阿斯曼:一座记忆的丰碑》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童欣 图片|网络 2024年2月19日,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者、德国著名埃及学家与宗教学家扬·阿斯曼(Jan Assmann)教授与世长辞。扬·阿斯曼历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埃及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等,1990年代,他与同为文化学...
这就是我们很难区分、甚至不可能区分“个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的原因。语言和意识通常都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个体记忆也是如此。纯粹的个体记忆就像一门只有一个人能懂的语言,换句话说,它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一个例外。因此,我和阿莱达·阿斯曼提出了“交往记忆”(communicative memory)的概念,以阐述哈布瓦赫提出的...
阿莱达·阿斯曼从文化记忆角度,提出记忆载体进入电子化时代后,由于人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丧失了深度思考的机会,进而弱化了深度思考能力,从而引发文化记忆危机。1995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出版,提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的著名论断;卡斯特以“信息资本主义精神”来描述数字文化的存在样式;胡泳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