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阿拉果的实验却并没有看到不同的折射角! 所以,难怪阿拉果没有那么快地倒向以太波动理论。 然而,大约在1813年,当阿拉果完成了偏振光和透明介质的折射率等研究之后,他开始摈弃微粒说而逐渐走向了以太波动说。当菲涅尔于1815首次公开关于光的衍射的论文时,阿拉果明确表示支持光的波动理论。 但正如上面所讲,即使按以...
有一天,一个国家的国王听说了阿拉果的事迹,决定邀请他来皇宫做客。国王对阿拉果说:“我听说你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我希望你能帮我解决一个难题。我们国家的一个地区一直受到干旱的困扰,导致庄稼无法生长,人民生活困苦。你能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阿拉果听了国王的请求,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压力。但他知...
阿拉果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广泛且深远的成就。他发明了偏振光镜,通过改进设备,他得到了光通过单光轴晶体的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的公式。阿拉果还利用偏振计区分炽热气体发射的中性光和液体或固体表面反射的部分偏振光,以此判断太阳边缘是气体,并确定月面和彗尾的光是反射光。他发现了石英...
阿拉果,一位法国杰出的科学家,于1786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东部的比利牛斯省埃斯特热勒,一个具有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血统的中等地主家庭。1795年,阿拉果的父亲晋升为省造币厂的司库,全家搬到了省首府佩皮尼昂市。在那里,阿拉果完成了他的基础教育。他立志要成为拿破仑军队的炮兵军官,并决定进入综合工科学校...
然而,阿拉果在实验中并未找到不同的光速,这使得折射定律看起来依然完好无损。但阿拉果并未因此放弃,他又想到了一个新思路。他认为,满足折射定律的光速是光相对介质的速度。由于实验中的棱镜随着地球一起运动,因此真正起作用的光速是相对地球的光速。若光速在绝对空间中恒定,而地球在运动,那么根据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对此,阿拉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他注意到,尽管不同恒星的光速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实际上非常小,因为恒星之间的速度和质量差异与光速相比要小得多。因此,这种微小的速度差异所导致的光行差角变化也是非常小的,远超出当时仪器的测量精度。阿拉果进一步思考,如果不同恒星发出的光线具有不同的速度,那么当它们经过...
使其可以水平转动,在铜盘正上方悬吊一根磁针,所用细线质地柔软,即使磁针旋转许多圈,悬线都不会产生明显的扭力来阻止磁针的旋转.阿拉果通过实验发现,当铜盘旋转时,磁针即跟着一起转动,但是时间上稍滞后一些;反之,当磁针旋转时,铜盘也跟着旋转,同样时间上稍有滞后.这个现象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
多米尼克·弗朗索瓦·让·阿拉果是一位充满冒险精神的科学家,他的勇气和决心在大地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1792年,法国大革命后的巴黎,作为科技中心,革命政府要求科学家统一法国度量衡,阿拉果与拉普拉斯、拉格朗日、拉瓦锡等科学家共同参与,他们致力于制造一个全球通用的标准尺,即著名的铂铱标准米尺,...
阿拉果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1786年出生于法国东部地区的地主家庭里,青年时期学到了许多知识,对自然科学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很支援光波动说理论。阿拉果简介中提到他15岁就到巴黎去学习,在此期间还学习了无 *** 小分析、分析力学等知识,并给了阿拉果最高的成绩评语。阿拉果从1803年入学,到18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