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长城行走 1988年 艺术家提供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长城行走 1988年 艺术家提供 展览上的几段投影,分别记录了阿布拉莫维奇长城行走前的准备工作、沿途遇到当地居民的互动、与乌雷的相遇,以及她对于艺术与自然环境间的思考和探索。人用椅和灵用椅,展览现场 在长途跋涉的多个夜晚,阿布拉莫维...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长城行走 1988年 艺术家提供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长城行走 1988年 艺术家提供 展览上的几段投影,分别记录了阿布拉莫维奇长城行走前的准备工作、沿途遇到当地居民的互动、与乌雷的相遇,以及她对于艺术与自然环境间的思考和探索。 人用椅和灵用椅,展览现场 在长途跋涉的多个夜晚,阿布拉莫维奇...
情人 · 长城 | 当阿布拉莫维奇遇见爱情 1988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来到中国,她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沿长城自东向西走;而她的爱人乌雷则从戈壁沙漠的嘉峪关出发,沿长城自西向东走。在各自行走了2500公里后,两人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合。他们原本的计划是以一场婚礼结束这件名为《情人·长城》的作品...
“距离乌雷和我走过2500公里,最终在中国长城中段上相遇已经过去36年了,这次在上海的展览是那次经历的成果,也涵盖了一些最新的作品。”阿布拉莫维奇在黄浦江畔说。 知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大型个展“能量转换”10月10日将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开展。澎湃新闻在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上看到,...
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始终带着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强烈存在感——即使她只是沉默不语,简单地站立或静坐着。 正在上海艺仓美术馆进行的阿布拉莫维奇个展“能量转换”展览以她著名的“长城行走”这一重要项目为出发点,呈现一场能量转换之旅——岩石、水晶等浓缩了时间厚度的地质材料成为了能量转换的通道,激活它们...
阿布拉莫维奇: 那是1979年,我们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在那里我们住了将近一年,先是和土著部落住在一起,后来我们自己居住。有一天,我们躺在星空下想到,从月球上唯一能看到的人类建筑,就是金字塔和长城。于是,我们开始梦想有一天能够在长城上徒步。 尚·凯利: 所以,在实施作品的9年前,你们就提出了...
在长城脚下,历史与艺术交融。著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于2024年10月10日,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能量转换”的大型个展。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对她与已故德国艺术家乌雷(Ulay)在长城的历史性行走36周年的致敬。
阿布拉莫维奇:在中国长城上行走是如此有趣,我前后花了八年时间完成了这个项目。长城被称为“巨龙”,我们对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它如何被建造非常感兴趣。后来我们学习了很多中国的历史,也因此了解到建造长城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中国(关内)不受外来军队的侵害,同时它也是一个神话般的建筑。像是地球上的“银河”。在...
乌雷/阿布拉莫维奇,情人——长城,1988 1988年,这对艺术情侣合作了他们最后一件作品《情人——长城》,地点是中国,历时三个月,阿布拉莫维奇从位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延长城自东往西行走;乌雷则从中国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关开始自西向东行走,总计行程超过4000公里,最后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和,挥手告别,这段旷...
阿布拉莫维奇回忆她在长城上走了三个月的经历时说:“在中国长城上行走的时候,我感受到各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后来我意识到,这些状态的变化,其实是因为我脚下的地面上有着不同的矿物质。后来我开始用这些水晶和矿物质,做成了一些互动物品。通过这些作品,大家可以代替我,去体验那段旅程中的一些感受#遇见艺术##艺术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