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芒·戴维德,中文名字叫谭卫道,法国巴斯克人。22岁时,他就表现出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所以1862年他加入了天主教遣使会。不久,戴维德被派到中国北京为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资料,主要收藏动物学的资料。 四川西北部宝兴县处于盆地向高原高山的过渡地带,蕴藏着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动物物种,其中包括许多奇珍异兽。得知此处...
真正把大熊猫公之于众的人,是一个法国的传教士,他名叫阿尔芒·戴维德,于1862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住期间,他听闻四川一带有很多外界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于是便从上海来到了四川。 1869年的春天,戴维德到了四川西北部的宝兴县,在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猎户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他。
阿尔芒·戴维德,原名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中文名谭卫道,是一位活跃于19世纪的杰出人物。他于1826年诞生于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比利牛斯大西洋地区的Espelette村,这个小村庄位于现今Bayonne市附近。阿尔芒·戴维德身为法国巴斯克人,他的身份跨越了宗教与科学的双重领域。身为天主教遣使会的会士,戴...
阿尔芒·戴维德在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中展现出早年的天赋,这在他1848年被任命为牧师之前就已经显现。1862年,他加入了遣使会,随后被派遣至北京,开始了他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之旅,主要聚焦于动物学,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植物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资料。他的努力并未被忽视,法国政府请求他将重要标本带回...
阿尔芒·戴维德,中文名:谭卫道(也作阿曼德·戴维,全名: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1826年-1900年) 法国巴斯克人,天主教遣使会会士,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大熊猫和麋鹿发现者。
阿尔芒·戴维德,这位杰出的博物学家,对欧洲做出了两项重大贡献。首先,他发现了备受瞩目的大熊猫,这一发现无疑丰富了欧洲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此外,他对于“大卫神父鹿”或称麋鹿的保护也值得一提。麋鹿早已经在野外消失,仅存于皇家围场中,但戴维德成功地保护了这一物种,并将活体麋鹿带回欧洲,使得...
他成功获得当时未知的动物和植物许多标本,并且他的全面收藏对系统动物学的发展和特别是为动物地理学的推进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同。大卫神父在1888年4月在巴黎举行的天主教国际科学大会的致辞里面总结了他的研究工作。他在中国发现了 200 多个种类的动物,其中63个种当时不为动物学家所知,...
阿尔芒·戴维德立刻意识到这张动物皮毛就是珍稀动物的皮毛。经农户介绍,这种动物在当地叫作“白熊”,也有人叫“花熊”,因为它们喜欢吃竹子,也叫作“竹熊”。 第二天,阿尔芒·戴维德就雇佣了20多位猎人,开始进山捕猎“白熊”。 1869年5月4日,猎人们为阿尔芒捕获了一只“白熊”,阿尔芒激动不已,于是给他起了个新...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评论被精选掉了。) @央视网 【#大熊猫科学上的名字叫黑白熊# 网友:“这名字挺科学”!】#大熊猫泡澡泡得摇头晃脑#专家表示,在1869年阿尔芒·戴维发现了大熊猫,鉴于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