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史那忠的身世背景 阿史那忠,字德仁,出身于突厥贵族家庭,父亲阿史那弥射是突厥的可汗。唐朝初期,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复杂,既有合作也有冲突。阿史那忠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军事训练,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二、仕途的起步 阿史那忠在年轻时便投身于唐朝的军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迅速获得...
阿史那忠(611-675年),原名阿史那苏尼失,字义节,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出生于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属于突厥族。阿史那忠的父亲是怀德元王阿史那苏尼失。在贞观年间,阿史那忠曾诱捕了颉利可汗,因此被授予左屯卫将军的职位。他还迎娶了韦贵妃之女定襄县主,并继承了薛国公的封号。之后,他先后担任检校...
阿史那忠是唐代少数民族将领中的杰出代表。上元二年(675年)五月,他在洛阳去世,同年十月,他与夫人定襄县主合葬于昭陵。定襄县主是唐太宗贵妃韦氏与前夫的女儿,阿史那忠与唐太宗又是翁婿关系。阿史那忠的墓位于礼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距离昭陵约7公里。1972年发掘时,保留了多幅壁画,其中的牛车图和抱弓谈箭的侍女图尤为珍...
历史民族史> 阿史那忠 610—675 唐朝突厥族将领。※启民可汗母弟※阿史那苏尼失之子。为人清谨。初随父居灵州西北。贞观四年(630),奉父命擒颉利可汗归唐,入长安,拜左屯卫将军,妻宗女定襄县主,赐姓史名忠,字义节。置宅于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自称万年史氏。后历封薛国公、检校长州都督。十三年(639),太宗...
阿史那忠墓 阿史那忠是陪葬唐太宗昭陵的少数民族将领之一,其墓位于今陕西礼泉县烟霞镇西周村西约300米处,墓地封土尚存。阿史那忠墓前原有碑石两通:一为原立神道碑;一为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保护碑。两通碑石今存昭陵博物馆“昭陵碑林”。阿史那忠墓已于1972年6月由文物部门发掘清理[1],该墓除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阿史那忠 /Ashina Zhong/ 最后更新2022-01-10 浏览19次 (611~675) 唐突厥族名将。字义节。 字 义节 封号 薛国公 出生日期 611 去世日期 675 去世地点 今洛阳 人物关系 阿史那苏尼失之子 所属专题 丝绸之路 阿史那苏尼失之子。颉利末世,拜小可汗,设牙帐于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北。唐贞观四年(630)东突厥亡...
最终在阿史那忠和唐军战士的一起努力下,在贞观20年的正月,“夏州兵击薛延陀,大破之”。在紧急时刻阿史那忠作为一名年轻将领能够临危受命,也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他能力的信任。 在太宗逝世之后,阿史那忠依然活跃在唐朝的舞台之上,唐高宗显庆五年,唐朝大军北击契丹,当时担任长岭道行军大总管的阿史那忠也参与了此次大战,史...
志文在叙述了阿史那忠“辽东奉见”之后,紧接着说:“待辇幽燕,言过汾晋。于是延陀犯塞,羽檄纷然,公驰驿赴救,事宁而返。”就是说,贞观十九年(645)九月,唐太宗从高丽班师,“辽东奉见”的阿史那忠陪同回国,在到达山西时,值薛延陀犯塞,前线告急的文书纷至沓来,忠沿驿站星夜奔赴前线,抗击薛延陀,直到战事平息...
阿史那忠是唐太宗时期人物,怎能死于上元初(760年)?产生疑问,引起考证兴趣。《和亲通史》写道:“定襄县主是唐朝宗室之女,于贞观四年(630年)嫁给突厥始毕可汗的孙子阿史那忠。……阿史那忠擒拿颉利可汗,送给唐太宗。……阿史那忠被封为左屯卫将军,娶定襄县主,被赐名为忠。……阿史那忠一生廉洁、俭朴,为官期间,小心...
历史知识> 阿史那忠 唐时突厥族名将。字义节。启民可汗母弟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之子。颉利末世,拜小可汗,设牙帐于灵州西北。贞观四年(630)擒颉利,降唐。被召入京,授左屯卫将军,留北门宿卫,尚宗女定襄县主,赐姓史,置宅于京北万年县,遂自称万年史氏。九年封薛国公。十三年太宗立阿史那思摩为汗,统突厥部落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