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罗伊德想要恢复历史的这种诗性气质,他想去找寻那些被正统史学书写忽视的历史原动力,它们蕴含在那些被正统史家排除在确凿史实范围之外的材料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英国的文学。阿克罗伊德的英格兰史大概是给予文人墨客最多关注的一部史书,不仅他们的社会活动、人生经历甚至八卦轶事被纳入史料范畴,他们的小说、戏剧、...
阿克罗伊德的文学野心指向的是一部民族的史诗,并直言“我将尽我所能,奋起直追”。从2011年的《帝国基业》到2021年的《革故鼎新》,阿克罗伊德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英格兰的历史写成了一部关于人类精神的人间戏剧和宏伟画卷。为了让自己笔下的史实有据可考,阿克罗伊德查阅大量文献,并走访英国的大街小巷,将每一...
丽贝卡·阿克罗伊德(Rebecca Ackroyd)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时空感和对集体与民族认同、失落与缺席、现实与超现实的深刻反思而引人注目。她的作品探索了未走过的替代道路,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通过多种媒介,阿克罗伊德将物体、雕塑和绘画中的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阿克罗伊德的绘画作品...
丽贝卡·阿克罗伊德(Rebecca Ackroyd)是一位来自英国切尔滕纳姆(Cheltenham)的跨媒介艺术家。她的作品涵盖了雕塑、绘画、建筑和写作,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她将都市的残酷现实转化为一种梦幻般的存在。阿克罗伊德经常将废弃空间的意象融入真实的场景中,将被遗忘的事物转化为一种纪念机制。尽管她的作品没有直接表达悲伤,但这些...
巴里·阿克罗伊德的职业生涯光环闪耀,他担任过《拆弹部队》《绿区》《菲利普船长》等多部经典名作的摄影指导,更曾为英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肯·洛奇掌机 12 次,并助其凭借《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获得 2006 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本届戛纳电影节,两人合作的新片《老橡树》(The Old Oak...
丽贝卡·阿克罗伊德:性欲与雕塑的碰撞 艺术家丽贝卡·阿克罗伊德的作品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她曾说过:“我希望它们有一种被抛弃或毁灭的感觉。”这句话仿佛是她作品的灵魂,贯穿在她每一件作品中。 她的作品《Tonguing the Fence》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件作品展示了一个穿着靴子和渔网紧身衣的女性下半身,用环氧...
《泰晤士:大河大城》,[英]彼得·阿克罗伊德/著,任明/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 17世纪时,有人宣称,“在海上航行的最伟大的船来到伦敦,在其最中心的地方卸货”;这些船只,“或者带来货物,或者带走货物,都是这个世界所能给伦敦、或者伦敦所能...
《彼得·阿克罗伊德:历史书写与英国性》是2017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瑞萍。内容简介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Ackroyd,1949一)是当代英国重要的小说家,并享有“历史小说大师”的称号,也被誉为“当代有才华的传记作家之一”。作为一名后现代作家,阿克罗伊德与其他后现代作家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根本区别...
瑞贝卡·阿克罗伊德(Rebecca Ackroyd),1987年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切尔滕纳姆,2010年在伦敦Byam Shaw 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并于2015年在伦敦皇家学院获得美术研究生学位。 作为一名跨媒介艺术家,瑞贝卡的雕塑、画作、建筑和写作,植根于世界末日的幻想和现实感,深入探讨了对人体、潜意识记忆和空间性维度的微妙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