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模型进一步揭示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伴随着类氢键相互作用的形成。阴离子溶剂化增强了Li+阳离子转移数并减少了固体电解质界面中的有机成分,从而将-30℃低温下的Li沉积/脱锂库仑效率从TFSI基电解质中的42.4%提高到1.5 M LiFTFSI 中的98.7%和LiFSI-BFPE...
分子模型进一步揭示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伴随着类氢键相互作用的形成。阴离子溶剂化增强了Li+阳离子转移数并减少了固体电解质界面中的有机成分,从而将-30℃低温下的Li沉积/脱锂库仑效率从TFSI基电解质中的42.4%提高到1.5 M LiFTFSI 中的98.7%和LiFSI-BFPE 电解质中的97.9%。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特别是不对称阴...
强阴离子和溶剂相互作用 强阴离子和溶剂相互作用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极性、介电常数、溶剂化能力等性质,从而影响化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反应速率等。 例如,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离子迁移率,进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药物...
根据一系列表征和计算模拟,证实了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之间的增强相互作用,并发现 TFSI 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相互作用,从而使电解质在与 NMC811 正极结合时具有出色的氧化稳定性。同时,醚基电解质和阴离子 SEI 的固有还原稳定性导致稳定的界面形成。 图1. 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总之,该工作通过合理调节醚基电解质中的阴...
在电解液体系中,锂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和锂离子-溶剂相互作用是驱动锂盐溶解和形成溶剂化结构的两种主要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的溶剂-阴离子相互作用会对锂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产生削弱效应,有助于更多的游离锂离子,提高锂离子迁移速率。图2a中...
锂离子电池中阳离子与溶剂,阳离子与阴离子以及溶剂与溶剂的相互作用 锂离子电池中,主要涉及的离子有锂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其中,锂离子是正离子,通常以Li+表示;阳离子是指在电解质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可以是氢离子(H+)或其他金属离子,如钠离子(Na+);阴离子是指在电解质中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是氯离子(Cl-)...
作者主要通过核磁共振(NMR)光谱研究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同时分析揭示了对溶剂化结构和去溶剂化过程的积极影响。作者发现,氟醚溶剂分别通过其δ−F和δ+H原子与PC相互作用,导致Li+-PC溶剂相互作用减少,有效的Li+去溶剂化,随后在石墨负极处成功嵌入Li+。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界面模型,通过Li+溶剂和Li+溶剂阴离子络合物...
结果显示,HFE 与 PC 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可显著削弱 K+ 与 PC 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成 K+(脱)插层可逆性,并赋予电解质不易燃的特性。此外,作者提出的界面模型中,K+-溶剂阴离子复合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可以阐明电解质和电极的稳定性,从而使设计的钾离子硫电池显示出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