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阳闭证是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一种,通常表现为气滞、血瘀、阳气不足的症状。 中风阳闭证通常是由肝脾气滞、瘀血阻络、阳气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阳补虚为主要原则。中医治疗包括草药汤剂、针灸、推拿等,也可以结合康复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单侧肢体瘫痪,表现为运动功能障...
1.神志不清,是由于腑热痰浊上蒸,蒙蔽清窍所致的。 2.半身不遂,一般是由于风挟痰热,上窜经络引起的。 3.便秘且肚子拒按,通常是由痰热阻于阳明所导致。 4.舌头色红且舌苔黄腻,属于热浊上扰所致的症状。 除了这些主要症状之外,中风病之阳闭还可能会具有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无法言语、身热、气粗、腹部胀满...
解析 中风阳闭主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 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二便不通,肢体 强痉,喉中痰鸣,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 不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黄褐而干,脉弦 滑数。治法:辛凉开窍化痰,清肝熄风。方药: 首先灌服(或鼻饲法)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辛 凉开窍,并用羚角钩藤汤平肝熄风,清热化痰。
若痰热内盛,喉间有痰声,可加服竹沥水20-30d,或猴枣散0.3-0.6g以豁痰镇痉。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有力者,可加龙胆草、栀子以清肝泻火;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者,削口生大黄、枳实、芒硝以通腑导滞。 以上就是中风阳闭证的辨证论治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资料,欢迎登陆医学...
治疗中风中脏腑的阳闭证秘方验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您于危难之中,为鼓励作者拯救祖国医学的热情,请赞赏、转藏等,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攻邪开闭方:组方:汉牛黄0.5g、麝香0.5g、胆南星6g、犀角1g、羚羊角2g、石菖蒲12g、川贝母10g、全蝎10g、蝉蜕10g、僵虫20g、钩藤30g、天竺黄12g。制剂:水...
单选题 (1分)中风中脏腑之阳闭证证的治法为: A. 益气行血,化瘀通络 B. 辛凉开窍,清肝息风 C. 辛温开窍,化痰醒神 D.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E. 搜风化痰,
中风病之阳闭,应具备闭证的主要症状,症状不包括 A. 颜面潮红 B. 呼吸气粗 C. 口臭身热 D. 躁动不安 E. 痰涎壅盛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治疗中风脏腑之阳闭证,首选的方剂是。 A. 涤痰汤合用苏合香丸加减 B. 大柴胡汤 C. 黄连温胆汤 D. 羚羊角汤合用安官牛黄丸加减 E. 涤痰汤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反馈 收藏
阳闭型中风的证候、证候分析及治法方药 阳闭型中风的证候:除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中风 金疮成痈肿候夫金疮,冬月之时,衣厚絮温,故裹欲薄;夏月之时, 金疮成痈肿候夫金疮,冬月之时,衣厚絮温,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