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理解本条的关键,在于理解文中的脉象。这里阳脉指的是寸脉,关脉指的是尺脉。《难经》云:“脉有尺寸,何谓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即寸后尺前之间,阴阳之界...
阳脉涩 阴脉弦 脉一搭全知晓 #中医脉诊 #中医姜浩 - 岐黄中医姜浩于202410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原文100条中的“阳脉涩,阴脉弦”,一般应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原文100条以脉象言病机。一般理解为阳部脉主阳,“涩”示不足,说明阳气虚少;阴部脉主阴,“弦”示有余,说明阴寒较盛。反馈 收藏
作者:元阳道人 关键词:心绞痛和腹痛的鉴别·外感脉和内伤脉的鉴别 《伤寒论》第一百零二条原文: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文意。伤寒:外感病。 阳脉涩:浮取…
阳脉涩,阴脉弦“即浮取脉涩,沉取脉弦直有力,反映出体表气血不充而病入少阳。进而表明中虚有寒,无力化谷,则外见营卫虚涩,致使病入少阳。中虚有寒,少阳之枢不能转邪外达而反逆于内,故以法当见腹中急痛,治宜先服小建中汤温中散寒补虚缓急,是为治本。中气...
【答案】:答案: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解析:《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依法腹中当急痛,宜先与小...
第一、“伤寒,阳脉涩,阴脉弦”,“伤寒”二字立于太阳篇,以运气学来说,一是谈主气,二是谈客气。本条疾病起于三之气,主气是少阳,客气就是太阳;那么疾病则暴发于终之气,主气是太阳,客气为少阳,古人研究疾病起于与暴发是有一定的定向规律。 “阳脉涩,阴脉弦”,把脉是中医的特色,用手把脉,心悟感受,以嘴描绘,...
100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者,此外伤于寒邪,脉浮取之,则涩而不流利,沉取之,亦弦而不和缓。涩主气血不足,弦主邪势紧急,是为病不在表,而在于里也。 “法当腹中急痛”者,此病在于里,脾胃之阳气难当阴寒所侵,寒邪内盛,故为法...
夜抄《仲景全书》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按:脉阳涩,阴弦,而腹中急痛者,当作里有虚寒治之,给予小建中汤,温中散寒,如果没有好转,不是里寒的原因,必定是邪气自表到里里气流行不利所致,给予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去传里的邪气,所名为建中者,就是健脾,《内...
【1】首先,对于阳脉涩、阴脉弦的伤寒患者,治疗原则是应用小建中汤。【2】如果使用小建中汤后病情未见明显改善,那么接下来应该使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3】《伤寒论》第100条指出,涩脉反映津血不足,阳脉涩意味着脉浮而涩,表明表虚荣卫不和。【4】阴脉弦则表示里有寒邪,阴脉弦意味着脉沉而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