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络脉为沟通手少阳经与其相表里的手厥阴经的脉络,主要起沟通表里两经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解读 由经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为络脉。广义的络脉又包括十五络、络脉及孙络几部分,其中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十五络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即狭义的...
至于络脉,它们是经脉的延伸,其中手少阳络脉是十五络脉之一。根据《灵枢·经脉》的描述,手少阳络脉从腕部的外关穴出发,沿着臂部外侧延伸,向上抵达胸部,并与心包经的厥阴经相联。如果这条络脉出现问题,实证可能导致肘关节僵硬无法伸展;而虚证则表现为关节松弛无法紧收,显示了其对人体功能的重要调节作...
《灵枢·经脉》中关于足少阳络脉循行规律的描述,揭示了这一经脉的特殊走向和功能。足少阳之别,名为光明,其确切位置位于踝关节之上五寸处。从光明穴处,足少阳经脉分出,随后行走向足厥阴经脉,继而下络于足背部。这一特殊的循行路径,不仅展示了经脉在人体内的复杂网络,也揭示了其与足厥阴经脉之...
手太阳络脉为沟通手太阳经与其相表里的手少阴经的脉络,主要起沟通表里两经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解读 由经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为络脉。广义的络脉又包括十五络、络脉及孙络几部分,其中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十五络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即狭义的...
1、手太阴络脉,名为列缺。2、手少阴络脉,名为通里。3、手厥阴络脉,又名手心主络脉,名为内关。4、手太阳络脉,名为支正。5、手阳明络脉,名为偏历。6、手少阳络脉,名为外关。7、足太阳络脉,名为飞扬。8、足少阳络脉,名为光明。9、足阳明络脉,名为丰隆。10、足太阴络脉,名为公孙。11、...
1. 手太阴络脉,称为列缺。2. 手少阴络脉,称为通里。3. 手厥阴络脉,亦称手心主络脉,名为内关。4. 手太阳络脉,名为支正。5. 手阳明络脉,称为偏历。6. 手少阳络脉,名为外关。7. 足太阳络脉,称为飞扬。8. 足少阳络脉,名为光明。9. 足阳明络脉,称为丰隆。10. 足太阴络脉,名为公孙...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经脉又分为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共同构成了人体气血运行的主渠道。络脉则进一步细分为十五络脉、浮络和孙络,形成更细密的网络,将气血输布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经络系统,人体内外得以连通,脏腑、经络、气血、体表之间形成了有机联系,...
手少阳络脉 【循行】《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包。实,则肘挛(1);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注释】(1)肘挛——肘部引掣拘挛。 【语译】手少阳络脉,名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
足少阳络脉 【循行】《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 实则厥;虚则痿躄(1),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注释】(1)痿躄-躄音僻,痿躄,下肢痿软无力,足不能行走。 【语译】足少阳络脉,名光明。在距离外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