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阳关图》是李公麟依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便安西》而创作出的诗意图。②龙眠:指龙眠居士,是画家李公麟的号。(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其”诗起笔即以“断肠”言悲痛到极点图画虽不能发出断肠之声,但睹之亦使人感慨万千,柔肠寸断。B.“其二”诗首句先阐明在人事不顺利之中...
李公麟:字伯时,宋舒州(今安微安庆)人。宋元祐年间进士。其人博学好古,长于诗,善画山水佛像。官至省删定官,御史检法。(2)阳关: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以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万里行:行万里。此句意为出行万里才能到达阳关。(3)弯弓:拉弓。走马:骑马...
苏辙通过这首诗,将我们带入了阳关的边塞世界。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李公麟画作的赞美,更寄寓了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崇高敬意。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画,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苍凉与壮美。 ✨写作手法: 1. 托物起兴:苏辙以李公麟的画作为引子,兴起对阳关边塞的描绘和感慨。 2.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对阳关景色的描绘,抒...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作品原文 其一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其二 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
阳关图:即北宋画家李公麟所作《阳关图》,画出行人送别的场景。 (2)渭城歌:即唐代诗人王维所作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其中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3)持竿:指垂钓。这句是说图画中的渔父仍旧在面对的碧波上钓...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首特别有感觉的古诗——《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其一》。这首诗不仅文采飞扬,还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让人一读就沉醉其中。📜原文欣赏:渭城凄咽不堪听,曾送征人万里行。 今日玉关长不闭,谁将旧曲变新声。📖译文:渭城的离别曲调凄切动人,难以倾听,因为这曲调曾经送过远行的人万里...
《阳关曲》让人听起来非常伤感,但它是有声而无形的;但李公麟画的《阳关图》画出了《阳关曲》传达出来的悲怨之情,是有形的《阳关曲》。试想阳关以西的极远之地,那定是风吹草低,牛羊尽现。“断肠”形容的是极度悲伤,这里指的是伤感的《阳关曲》。古诗中借用“断肠”来表达愁绪的作品真的很多,如李商隐...
【原题】: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之二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年),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其二 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这是题画诗,中国的诗、书、画相互诠释,相得益彰。题画诗着眼于画作,往往包含对画作本身的描绘和评价。《阳关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依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而作的画,北宋诗人黄庭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