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这些人,阮小七惊觉此地不宜久留,他当即回屋带着老母收拾细软,连夜离开石碣村。逃至山坞破庙的时候,阮小七将母亲安置在破庙,外出寻找食物,结果回来的时候老母亲和盘缠都不见了。着急忙慌寻找的过程中,阮小七结识了扈家庄的扈成,也就是扈三娘的兄长,而后二人去酒店吃酒,又遇上了顾大嫂和孙新。四人...
而是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的心思,在读完阮小七的故事后,他拿起毛笔在文字的旁边批注道:《水浒传》从碣石村开始,也将结束于碣石村。就像一个完美的圆圈,阮小七从这里出发,经历了一番异样的人生经历,最终明白有些事情根本无力回天的道理。人生如梦,这场梦到了应该苏醒的时刻,面对着黑暗,他多了几分淡然,心中...
水浒传里阮氏三雄,之所以取名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家比较穷,采用了姓氏加数字的形式来取名,就好比明太祖朱重八一样。至于为何没有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生活条件差,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过早夭折了,二是阮氏家族都采取的是姓氏加数字形式取名,阮小三、...
梁山军冲入方腊的皇宫,阮小七毫不犹豫地直奔方腊的宝座。书中这段描写如此记载:“然而,阮小七冲入深宫内苑,他搜寻出一箱宝物,里面堆满了方腊伪造的平天冠、龙袍、碧玉带、白玉珪和无忧履。阮小七目睹珍珠和异宝闪烁,龙凤锦文璀璨如星,心中念道:‘这是方腊所穿之物,我若穿戴一番,又何妨?’于是,他...
《水浒传》原著说阮小七被免除了盖天军都统制职务,“回到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寿至60而亡。”其实,这只是作者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阮小七根本就做不到的:1、阮小七回石碣村为民,贪官污吏们到石碣村来祸害乡亲,阮小七会不会出头?难道脾气火爆死都不怕的阮小七还能真的转性了...
然而,这样一个性格的人物,最终却安静地在石碣村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与他的个性似乎大相径庭。这种传统结局在很多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遗憾,感到这样的结局并不配得上阮小七的豪情壮志。进入《水浒后传》,阮小七的形象和命运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他没有沉溺于平凡的市井生活,而是再次被卷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
阮小七辞别了梁山等人,前往盖天军任职。(二)革职回乡,变回百姓 阮小七在任上,未及数月。该来的还是来了,昔日的祸端躲也躲不过,他穿龙袍嬉闹的事被王禀、赵谭告发给童贯,童贯又告诉蔡京,蔡京奏过天子,宋徽宗下旨,行移公文到盖天,追夺阮小七的官诰,撤除一切职务,成了平民百姓。阮小七听完公文,心中...
唯有阮小七的做法与众不同。我们来看《水浒传》第七十五回。朝廷派人来招安,本来阮小七等人前去迎接,没想到被朝廷的官员大骂,于是他借机将船故意沉了,引得官员们急忙逃命。随后,阮小七将皇帝御赐的酒毫不犹豫地独自享用了其中的四瓶,还边喝边唱:“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水泊撒下罗天网!乌龟...
“活阎罗”阮小七是最能代表梁山精神的人,他是普通渔民,为了反抗压迫改变人生命运,选择了对抗官府的道路,自动上了梁山。阮小七快人快语,对朋友掏心掏肺,对梁山更是忠心耿耿,他藐视权贵与封建帝王,确是梁山不可多得的英雄好汉。但因为梁山...
阮小七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建立后,北方的金朝对南方的威胁始终存在,社会动荡,民众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英雄人物应运而生,阮小七便是其中之一。阮小七的故事最早见于《水浒传》,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传奇故事。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