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宋时期的单疏本到南渡之后始有合刻本再到清代汉学之风兴起下的各种合刻本,被广泛流行、共称善本的则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阮元主持的江西南昌府学重刊《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通称阮本。阮元在《重刻宋板注疏目录》中提到:“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开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
章明其德於天下 卻本明德 所禮 由記 先從 誠鄭 意氏 為注 始○孔 穎達疏為 政也[此]疏於正别義録曰屬案通鄭論目此錄大云學名之曰篇大論學學者成以之其事記能博治學其可國以也 附釋 十大 音學 禮 記第四注疏十 卷二 第○陸六曰鄭 十云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十三經注 (疏一八一五年阮元...
书名 《十三經注疏》 书名 十三经注疏 作者 (清)阮元輯 版本 清嘉慶三年(1798)書業堂刻本 卷数 140册 下落 天津圖書館 内容 说明 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相关古籍书目 周禮注疏四十二卷附考證一卷 周禮注疏四十二卷附考證一卷 周禮校勘記(周禮注疏校勘記)十二卷釋文...
书名《十三經注疏附考證》 书名十三经注疏附考证 作者(清)阮元輯 版本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卷数31册 下落重慶市萬州區圖書館 内容存十一種九十八卷(春秋公羊傳注疏十卷、春秋左傳注疏十七卷、禮記注疏十八卷、孟子注疏八卷、毛詩注疏三卷、尚書注疏八卷、春秋穀梁注疏十卷、周禮注疏六卷、論語注疏六卷、爾雅注疏...
【简答题】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各经的注疏者(包括经书名、经书所对应的注疏者人名及所 处朝代)。 答案:《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答题】简述敦煌古书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陈澧是清代晚期岭南的杰出学者,一生著述颇多.其用朱笔圈点批校的阮元南昌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作为古籍善本书目,尚待详细整理与研究.而《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的批读对于陈澧撰写《东塾读书记》中关于经书的部分又是前提性的,基础性的,两者关联甚密.文章通过钩沉其读书时间和内容,探讨此陈氏批校本的价...
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各经的注疏者(包括经书名、经书所对应的注疏者人名及所 处朝代)。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
陈澧所用朱笔圈点批校的《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正是阮元的南昌府学本。嘉庆二十年(1815年),阮元将自己所藏宋刻本十一经和从黄丕烈处所得《仪礼》《尔雅》二经北宋单疏本,在江西南昌府学开雕,历时十九个月,刻成《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全书共四百一十六卷。陈澧所藏阮刻南昌本《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
陈澧所用朱笔圈点批校的《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正是阮元的南昌府学本。嘉庆二十年(1815年),阮元将自己所藏宋刻本十一经和从黄丕烈处所得《仪礼》《尔雅》二经北宋单疏本,在江西南昌府学开雕,历时十九个月,刻成《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全书共四百一十六卷。陈澧所藏阮刻南昌本《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
陈澧所用朱笔圈点批校的《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正是阮元的南昌府学本。嘉庆二十年(1815年),阮元将自己所藏宋刻本十一经和从黄丕烈处所得《仪礼》《尔雅》二经北宋单疏本,在江西南昌府学开雕,历时十九个月,刻成《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全书共四百一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