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治滇大吏为了边疆的安定,对文士的安抚,云贵总督赵良栋、蔡毓荣都曾先后礼请阚祯兆、阚福兆入幕府,但阚福兆“卒辞不往”,而阚祯兆则到昆明做了蔡的幕僚。“蔡毓荣辈询问均徭平赋诸大政,皆为筹画”(杨琼《滇中琐记·阚祯兆》)阚祯兆代蔡毓荣累上疏康熙,论云南善后事宜,...
阚祯兆,字诚斋,号东白, 通海县人,是清初著名书法家,以草书名震康熙之世,其草书为当时朝野人士争相竞购。草书碑刻极多,但300年来毁佚较多,现仅遗通海《华严会会供碑记》、昆明《续建昙华寺碑》等数块,拓片墨迹尚有《关夫子大桥庙碑记》、《通海县志序》、《铁峰庵记》、《重修商山寺碑》等件,令今...
国籍: 出生城市: 毕业院校: 出生日期: 人物简介:阚祯兆(1641-1709)是清初藏书家、书法家。字诚斋,号东白,别号大渔,云南通海城祁家巷人。其书法学张旭、怀素笔意,飞舞跌宕,洒落有致。晚年隐居,以读书写字自娱,藏书处为"天宝阁藏书楼",收集了吴三桂半的半数藏书。 影视作品: 音乐作品: 人物关系: ...
康熙二十年(1681),吴三桂之乱平息后,阚祯兆终于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里,继续以诗书为乐,勤学苦练,才名日盛,其墨迹广为流传,被云南巡抚王继文及按察使许弘勋看中,在许弘勋的一再邀请下,终于出任云南巡抚王继文的幕僚。阚除参与商议地方事务,代王撰文写字外,继续与诗书为乐,其墨迹广为流传。在此期间,昆明多处都留有...
年深日久,蔚为风气,成为当地人民和远近游人向往的一所精神家园。为这山林诗苑的开创而呕心沥血、功劳卓著的人,当首推清康熙时通海举人、著名诗人、书法家阚祯兆。 他的书法作品在秀山上有“仪凤”、“黄鹤”、“腾蛟起凤”、“千峰翠”、“惠我双湖”、“诸法空相”、“秀...
清阚祯兆草书七绝轴 清阚祯兆草书七绝轴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书法。
明代: 阚祯兆 形式:诗 九年不见秀山柏,满地风烟天欲坼。苍苔老干独森森,倒影元湖柯烂石。鲸鲵横纵已伏藏,雷霆薄击空渺茫。排高拔厚气力足,车盖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寻流玉露,旁枝万子护空王。交根只许栖鸾凤,晚节谁同傲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汉家草木风云古。天宝兵戈又千年,寂寞黄鹂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
清阚祯兆草书五律诗卷 清阚祯兆草书五律诗卷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书法。
#记住乡愁读城记#阚祯兆主张文以载道、反映现实,在云南掀起一股文坛新风。当时,刚上任不久的通海知县,也深受影响,特意登门拜访。当知县请教通海治理之道时,阚祯兆挥笔写下十二个字:“官为民役,以民为本,世道和合。” 十二个字铿锵有力,浸透着阚祯兆的民本思想,也让通海官员幡然醒悟。#记住乡愁##微博纪录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