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是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解释行为,本质在于理解。甚至同一语言内的交流也属于翻译,因此翻译比创作更重要。斯坦纳肯定了翻译的可行性,并将翻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阐释学的定义 阐释学,源自古希腊神话中的Hermes,即信使之神,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
中国哲学阐释学的理论建构,首先需要明确建构境遇,厘清西方哲学阐释学对中国哲学阐释学的影响脉络,同时要尝试回应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之争,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与西方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找到中国答案,并且进一步调动训诂阐释与义理阐释等阐释经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现代阐释的路径,以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来...
笔者曾区分过与“中国阐释学”相关的三个层面:首先是“西方诠释学中国化”,指的是在引进西方诠释学理论的过程中,将其与中国具体的阐释实践相结合,与中国源远流长的阐释传统相结合;其次是“中国的阐释学”,即利用西方诠释学的理论、方法与视野,深入挖掘和梳理中国的...
戏剧阐释学依托阐释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依托经典戏剧艺术文本,鼓励使用具有创造性的多元阐释方法来反思和深化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并进入艺术创造的深层来构建真理历史。每一种阐释话语和框架犹如一个镜头,镜头被隐藏于其中的学科、视野、方法、视角所调动,透过它我们看...
阐释学理论 一,引言 翻译是把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可以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正恰如其分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文字中去。翻译之美在于将美学与翻译相结合。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实现源文本的审美价值。译者作为读者去体验源文本的美,然后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按照翻译的标准进行翻译活动,将源文本作为新的审美...
自证贯穿于言说、说明、翻译等全部阐释功能之中,不断更新人类知识系统,建构独立意识主体的认知图景。总之,我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等意义上对阐释行为进行规定,突破了笼罩在西方阐释学理论上的单纯思辨气息,真正将阐释行为落在了社会实践的实处。《中国社会科学报》:除了对于阐释学本身的理论进行建构外,您还对中国...
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主要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他认为,译者的心理状态和原文中的意义是翻译的核心。以下是阐释学的四个关键步骤: 信任(Trust)🤝 译者相信原文中有值得理解的意义。这种信念是阐释学的起点,它鼓励译者去探索原文中的深层含义。
一、阐释学理论阐释学(Hermeneutics)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科。1)Hermes信使之神:传达主神宙斯的旨意,把神旨传达人间,并把神界语言变成人间语言,并做适当解释。2)古典阐释学(神学阐释学)古希腊时期的阐释学主要用于逻辑学和辩论术,其目的在于消除文本的歧义和误解。中世纪,阐释学发展成为《圣经》研究的...
1.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定义及来源(1)定义:阐释学也叫解释学,是一门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在19世纪形成独立的学科。(2)来源:Hermeneutics来源于Hermes(赫尔墨斯),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Hermeneuein,基本意思“通过说话来达意”.Hermes(赫尔墨斯)是古...
8月20日至23日,2024年暑期“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吉林大学顺利举行。本次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