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xì qiáng zhī huò 释义:指因兄弟相争或国家、集团内部的争斗所产生的灾祸。 出自:该成语虽未直接指出具体典籍为其出处,但“阋墙”一词源自《诗经·小雅·常棣》中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指兄弟之间虽有内部纷争,但能一致抵御外侮。而“阋墙之祸”则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的成语,用以形容因内部争...
阋墙之祸 基础信息 词语阋墙之祸 繁体鬩牆之禍 拼音xì qiáng zhī huò 怎么读 【阋墙之祸】是什么意思 因兄弟相争或国家、集团内部的争斗所产生的灾祸。如:「阋墙之祸,殃及无辜」 来源:-- 词典修订版
(一)“肉弭阋墙之祸”的意思是: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 (二)“肉弭阋墙之祸”的出处: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三)翻译: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倒是那些平时最亲扩展资料: (四)《...
“肉弭阋墙之祸”的意思是: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意思是: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时总能鼎力相助。可是一些平时感觉很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兄弟阋墙一词出自于《诗经·小雅·棠棣》原句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为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这里的墙应该就是内部和家里的意思!祸起萧墙,萧墙指古代宫室用以区隔内外的当门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阋墙之争的典故 阋墙之争,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则著名的典故,传说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两位官员分别主张修建和拆除一堵围墙,因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故事的起因是,鲁国的两个官员,一位名叫季孙的官员主张拆除城墙,他认为城墙会导致鲁国变得封闭和孤立,并妨碍了国家的发展。而另一位名叫子贡的官员则主张修建城墙,...
为什么家人间的“阋墙之祸”变得越来越普遍?【欧洲时报汤林石编译】随着诸如梅根·马克尔和她父亲之间这样的高调争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中,本文作者波莉·邓巴探究了为什么家人间的“阋墙之祸”变得越来越普遍,并提出问题:弥合裂痕是否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汉娜不和父亲说话已经两年多了。40岁的她最后一次见到...
说到这,又想起刚参加工作时参与辩护的一个案子,兄弟相争,其中一人将另一人伤害致死,其父痛心疾首,嘴里不停地念叨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兄弟之间,情为重,利次之,否则阋墙之祸,何时而已。
《一线》 20190516 阋墙之祸 相关视频 00:35:59 [一线]公安部:打击侵害海外华人犯罪(20130310) 00:35:04 [一线]为爱轻生(20120712) 00:47:16 [一线]绿书签行动2011——斩断盗版黑手 00:46:57 [一线]绿书签行动2011——小字典点亮大眼睛 00:44:15 [一线]“反拐”在行动 00:46:19 【一线】绿...
阋墙之争的意思如下: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墙之争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棠棣》中的一句话:“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原意是在同一家庭内部的兄弟之间发生了矛盾,但他们同时又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家族)的侵害。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化为形容内部争斗、矛盾重重的形象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