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摘自《荀子·儒效》 解释:只听到它而从未见到它,即使博学却有很多谬误,见到它而不知道它,即使有知识,必然狂妄。知道它却不实行,即使敦厚,必然困惑。©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
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出处】《荀子·儒效》。【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是出自《荀子·儒效》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子。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的下一句是: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
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诗词名句_词典网》摘自《荀子·儒效》解释:只听到它而从未见到它,即使博学却有很多谬误,见到它而不知道它,即使有知识,必然狂妄。知道它却不实行,即使敦厚,必然困惑。原文摘要: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O网页链接 ...
英语翻译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此条目已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 存证哈希: de58e33fd208efcc998cc2045b800f4f145a5c2e5083001dc87cc6bb42078991 数字摘要: 8ee6b8b38494ac7b36f879a412b48ee8f5fdf4fed5ff0ae2d372214d6313139c 作者标识: 6eb8f404bd...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6 2024-07 3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38 2024-07 4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 28 2024-07 5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英语翻译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就是说不知道的要问,不会做的要学.反馈 收藏
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习;虽然会但不谦让,这样被德高望重的人知道了,就不会告诉他。虽然博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