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集中的另一首诗《发现》中,作者就曾"进着血泪"叫道,"这不是我的中华",直接地表现了这种心情。在这首诗里,望着这"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作者既苦闷又愤懑。如果说《发现》表现的心情是失望的话,那么《死水》中表现的则是"绝望"了。既是绝望,所以有"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让"霉菌给他蒸出些...
蜡炬成灰泪始干。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
【浠水影像】闻一多先生诗歌欣赏《红烛》 浠水影视 2022-02-18 09:53
浠水影视:《红烛》闻一多先生诗歌代表作欣赏(刘劲朗诵曾欣摄影制 浠水影视 2023-08-18 10:44 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 著名演员刘劲朗诵,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欣摄影制作
解析 《红烛》的诗歌意境是本节课的核心,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并领会诗中的意境,要引导学生把握红烛的象征意义。红烛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光明。通过分析红烛的双重象征意义,让学生感受诗人闻一多对理想的热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从而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