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肺癌的免疫治疗 以PD -1/PD-L1信号通路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但其在 ALK ⁺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很低,即使在 PD -L1高表达的患者中也是如此。回顾性和现实世界研究数据表明,与 ALK - EGFR 野生型疾病相比, ALK ⁺或 EGFR 突变型 NSCLC 患者的...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naplasticlymphoma kinase,ALK)基因位于2p,是一种致癌基因,其编码合成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蛋白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研究发现ALK在B细胞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神经母细胞癌等中异常表达。ALK基因重排可让其摆脱沉默启动子的控...
克唑替尼是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 致癌基因 1 ( ROS1 )的抑制剂,获批用于治疗ALK阳性(ALK+)或ROS1阳性(ROS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克唑替尼主要通过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在ALCL患者中,ALK基因的异常激活是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的关键因素。而克唑替尼能够...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独立类型。有基因畸变,这些患者可以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也...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ALK基因是染色体易位事件的研究热点,染色质易位会导致一些能够诱发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融合蛋白生成。在患神经母细胞瘤儿童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发现ALK的功能获得性突变。ALK 由胞...
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ELISA Kit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试剂盒组成: 名称 96孔配置 48孔配置 备注 微孔酶标板 12孔×8条 12孔×4条 无 标准品 0.3mL*6管 0.3mL*6管 无 样本稀释液 6mL 3mL 无 检测抗体-HRP 10mL 5mL 无 20×洗涤缓冲液 25mL 15mL 按说...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LK+DLBCL)是一种罕见并具有特征性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的恶性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独立亚型。该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对传统治疗反应性差,生存期短,预后不良。其发病机制、肿瘤起源及治疗方案还有待更多深入研究,积累更多研究资料。
中文名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组蛋白英文名称:Recombinant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保存条件:避免反复冻融。2-8°C不超过一个月,-80°C不超过12个月纯度规格:> 90% 产品类别:重组蛋白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组蛋白 物种Homo sapiens (Human,人)相同的名称,不同的物种,其它种属价格请询价 ...
ALK/p8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鼠单克隆抗体) 5A4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即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独立类型,由德国病理学家Stein等于1985年应用Ki-1(CD30)抗体识别,常呈间变性特征,被命名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REAL分类将B细胞表型者归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目前,ALCL只包括T表型和N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