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译文 注释 【译文】 白云尽处开始了通向别墅的小路,与青溪相伴的是那青草和花簇。花儿不时从树间飘落,流水把它的清香带向远处。闲门向着山间小路,浓浓的柳荫遮掩着读书堂。山深林密,太阳照在衣裳上,放射出一种清幽幽的光。【逐句翻译】道由白云尽,山居之路...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出自于刘昚虚的《阙题》 朝代:唐代 作者:刘昚虚 原文: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韵译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出自唐代刘昚虚的《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
后四句写山居主人志趣高雅,生活闲适:“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清寂的荆门,面对着幽幽的山路,柳荫深处,清静的别墅真是一个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好地方。“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尽管山深林密,倘若白天坐在别墅里,阳光穿过幽深的树林,也有一片清幽的光辉洒在衣裳上。全诗情韵盎然,意境幽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
阅读理解(59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6题。(9分)阙题①唐)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山路:山中小路,山路弯弯。 小提示:"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读书山路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刘昚虚 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这两句是说,门前十分安静,没有人来打扰,主人深居山中,门前通着山路;院中种了许多柳树,读书堂就深藏在柳荫之中,主人在专心致志攻读诗书,环境幽雅、静僻,正是山间别墅特色,写来情景俱佳。 出自刘眘虚《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注】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下“春与青溪长”展现的画面。(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赏析】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
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解】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故作此。据考证,原题为《归桃源乡》。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