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林景熙(1242—1310),宋末爱国诗人。字德阳,一作德暘,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公元1271年(南宋咸淳七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 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著作有《白石稿》、《白石樵唱》,后人编为《霁山...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___ A. 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 颔联写明月上...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译文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忽...
而在美妙闲适之外,颈联中饱含的依旧是那味孤独与伤感。无论作者是独行于树林也好,还是闲坐数流萤也罢,都无不说明他聊赖又复杂的心情。因为孤独,所以才想借行走、数流萤这样的方式来冲淡孤独。杜牧曾在他的《秋夕》中写有这样两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作者把一个失意的宫女在秋夜里孤独难耐的形象...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这句诗,字面意义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诗人林景熙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林间的静谧画卷。句中“独行”二字,描绘出诗人独自漫步于林间小道的孤寂身影,而“穿落叶”则形象地展现了秋日林间落叶纷飞、铺满小径的景象。随后,“闲坐”与“数流萤”则转换场...
此诗首联破题,点明时间是“清秋”,地点在“溪亭”;颔联起承,用参天的高树和拂面的微风,来表现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悠悠孤愤;颈联写诗人用“独行”与“闲坐”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用“穿落叶”与“数流萤”来遣散心中的不平和愤懑;末联写渔歌打乱诗人的冥思遐想,使人倍添凄凉孤寂。全诗以景传情,用富有象征意义的...
第二问“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抓住其中的“独行”、“闲坐”、“数流萤”等词语,可看出一个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的诗人形象。具体而言:颈联描绘了一幅诗人孤寂冷清、 苦闷无聊的画面。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景色孤寂冷清,表达了诗人的...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出自宋代林景熙的《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林景熙《溪亭》独自在林中穿行,穿过落叶萧萧,闲坐下来,数着眼前飘飞的萤火虫。从容洒脱,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而是一种对生活有着深刻理解和感受的人生态度。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形影神》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应该学会从容洒脱地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不...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林景熙《溪亭》大意: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1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大意: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