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一看那莲藕的根,有多少的丝,那就是感情有多少思念,那莲子的心,有多苦,那就是爱的辛苦。你看这并蒂莲花,两两相依,它们不过是曾经无法相伴的小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既然老天都让他们成为了并蒂莲花,为什么不叫他...
这个故事再一次打动了元好问,所以,他在《摸鱼儿》双莲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 “莲”谐音“怜”,在古典诗词里,“怜”就是爱的意思,“丝”谐音“思”,当然就是思念、相思之意。一开篇,元好问同样发出深沉的感慨:爱情就像莲藕的千丝...
“问莲根”三句,起首一个“问”字引起人们的注意。“丝”谐“思”,意为为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沉于荷塘,仍藕接丝连,爱情之思永存。“莲心”实指人心,相爱却只能同死,其冤其恨,可想而知。这样的起句,表现作者闻听此事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情绪激动,要寻问,要责问,要斥问,为什么竟发生如此之事?所感...
所以,词一开始便问“并蒂莲”,其实也在问这对苦命爱侣:莲花的根(藕)到底有多少“丝”呢,莲子又是为谁而苦的呢? “丝”谐音“思”,藕丝剪不断,喻指情丝缠绕,爱情永存。 “莲心”是苦涩的,人心中又何尝有过甜蜜?相爱不能相守,只能选择死去,他们怎能不苦?怎能不恨? 接下来二句,直接将莲与人并写——“...
上一次我们解读了元好问的千古名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今天我们要品读的同样是元好问的一首《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其实这两首词一直被后人认为是元好问为数不多的情词作品之中的姊妹篇。词曰: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
“问莲根”三句:以莲(恰)起兴,用藉丝相连象征他们缠绵的爱情,莲心苦涩代表他们爱情的不幸。 脉脉(拼音:[mò mò]):含俏的样子,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句以并蒂花的相向来比喻他们二人的相亲相爱。 鸳鸯浦:据《一统志》载:湖南慈利县北有鸳鸯浦,这里是俗指驾鸯栖息处。
元好问为之悲恸,掏钱买下这两只死雁,虔诚地把它们合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当记号,称为“雁丘”,并写下了他一生中最有名的这首词。(二)他十分重情,有《摸鱼儿·雁丘词》的姐妹篇《双蕖词》问世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
千缕愁丝,女儿万分心苦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10 -- 0:31 App No.29小楷诗词 | 相见时难别亦难。 497 -- 0:20 App No.22 | 小楷诗词 |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174 -- 0:39 ...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