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沙水篇》在描述“洧枝水”时写道:“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沙水指今涡河,在贾鲁河的东面,扶沟县东有涡河故道。康沟水:尉氏县有北康沟水、南康沟水,向东注入贾鲁河。】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分水口在长葛市董村镇李河口水闸的南面。】东北迳向冈西,【向冈即洧川区考叔乡,1954年8月随洧川县并...
以上改设长社县的第四次迁县址包括颍川郡。地址在今河南省长社县(今许昌老城城区许州城)。北齐高澄于此改立南郑州。周大定元年改为许州,治长社焉。隋初不改,大业初州废,又为颍川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辛巳岁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许州。 1838年戊戌岁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十八年《许州志》载:(...
长社县的白雁陂、鄢陵县的向城、染泽陂、蔡泽陂都划归蔡陂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蔡陂县废入尉氏县,白雁陂、向城、染泽陂、蔡泽陂都并入尉氏县。 北宋时期,尉氏县有长明沟。《太平寰宇记》卷一《河南道一·开封府一·尉氏县》记载:“长明沟,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源出许州长葛县界,与太沟合流。司马彪《...
本汉长社县地,隋分置长葛县,属许州,取旧名。”又载:“长葛故城,县北十三里。”《太平寰宇志·许州》记载:“长葛县,北六十里,旧二乡今九乡,古郑邑也。《春秋》谓:宋人伐郑,围长葛。俗亦呼为长井城,汉为县,属颍川。”《大清一统志》卷721记载:“长葛故城,在今长葛县北。《春秋·隠公五年》:宋人伐郑,...
2、秦置长社县,属颍川郡。两汉、三国魏、西晋因之。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长社县移治颍阴县(今许昌市城区),属郑州。北周属许州。3、隋开皇六年(586年)置长葛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镇),属许州。大业中属颍川郡。唐属许州。宋、元、明因之。清属许州直隶州。4、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
据近年新发现的《汴梁路许州长社县创建天宝宫碑》记载,在郦希成掌教期间,真大道由原来的河北、山东,发 展到了河南许州(今河南许昌)一带。该碑云:“先是大道一宗,其所崇尚不过河北有 焉。自五祖太玄广惠真人命举师卢德清往河南典教,其后教法流行。”许州天宝宫即建 于元太宗十二年(1240)。天宝宫,坐落在长...
【甲】 《三峡》全文【乙】水出长社县西北,有故沟,上承有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水减则律渠辍流。 其渎中泉,南注东转为渊,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所谓渊无潜鳞也,又东径长社县故城北,郑之长葛邑也。(节选自《水经注·洧水》 )[注]①渎:沟渠。 ②潜鳞:鱼隐匿踪迹。1.请解释下列加点...
阅读古文,回答1~4题。(14分)【甲】《三峡》第2、3段。(见P49)① 【乙】水出长社县西北,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② 则通注龙渊,水减则律渠辍流。其渎中泉,南注东转
大将张辽受曹操之命驻扎长社县,临出发时,张辽的部队中有人谋反,夜里营中惊乱不止,着起大火,全军都骚动不安。 张辽对身边的将领说:“不要乱动!这不是全营的人都反了,而必定是叛变的人想以此来惑乱人心而已...
从鸡鸣城的归属来看,东魏以前属于长社县(今长葛市),北宋时属于阳翟县(今禹州市),这种变化肯定与黄台县的置、废有关。 历史上,黄台县曾两置两废: 第一次:《魏书·地形志》记载:“黄台,兴和元年(539年)分阳翟置。” 实际上是分长社、阳翟、颍阴三县之地置黄台县,而黄台县治黄台村属于阳翟县。隋炀帝大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