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物种数目的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等规则分类,最高级别是“灭绝”,然后依次是“野外灭绝”,“极危”,“濒危”和“易危”等。此次被提级的三种亚洲鲟鱼包括白鲟、长江鲟和西伯利亚鲟自然种群,前两种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水生物种。中华鲟仍维持“极危”等级。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
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研究论文(pre-proof):预计2005年-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2020年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此回应表示,目前IUCN官方还没有发布和更新关于长江鲟灭绝的消息,“后续还需要讨论”。上述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水产...
7月21日晚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根据IUCN更新的物种红色名录,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达氏鲟)野外灭绝。白鲟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是在2003...
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名录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 长江特有物种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事实上,早在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危起伟博士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该...
2019年12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研究论文指出:预计2005年至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此次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表明,长江白鲟被认定已经彻底灭绝。白鲟2003年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最后一次出现在人类视野中...
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7月21日下午14:00(北京时间20:00),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其中,正式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自白鲟上次出现距今已经有19年,人类再也没有看到白鲟踪迹。虽然,白鲟的灭绝早已是意料之中,但是其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就是一种...
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 白鲟2003年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 长江流域分布着多达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
拥有“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正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灭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7月21日正式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长江白鲟赫然在列,这也意味着官方正式认定长江白鲟已经从这个世界上灭绝了。同时,红色名录还提升了全球七种鲟鱼的保护等级,希望能进一步提醒全人类加强对于鲟鱼的保护。全球26种鲟鱼面临...
2022年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次名录上,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的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最早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的白垩纪,它们熬过了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最终却在21世纪彻底消失了,让人不胜唏嘘。长江白鲟历史[2]今天,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长江白鲟的“...
“屹立于食物链的顶端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对于白鲟的灭绝,唐文乔认为由诸多因素导致的。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猎手”,白鲟的体型大,基数本就稀少。而长江属黄金水道,身为大型鱼类的白鲟更容易被人类活动所影响。外部的沙石开采、水电站、大坝等阻碍了畅游、洄游,更阻碍了白鲟的繁衍交流。过度捕捞也是另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