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20年未见的鳤鱼再现洞庭湖、长江泰州资源检测一网捕获120多条刀鱼、“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在长江中下游频频现身……这些可喜的现象传递出“长江禁渔”行动取得实际成效的讯号。长江白鲟已经离去,而长江鲟、中华鲟等其他鲟鱼的命运,正在经历着白鲟曾经历过的关口。帮助长江鲟早日“降级”,更好地守护江海洄游的中...
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研究论文(pre-proof):预计2005年-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2020年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此回应表示,目前IUCN官方还没有发布和更新关于长江鲟灭绝的消息,“后续还需要讨论”。上述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水产...
白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 通常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 最长可以长至7.5米,最重可达1吨 △白鲟标本,现藏于水生生物博物馆。游泳技术一流 春天,白鲟自长江上游而下 夏季,到达出海口,在大海转一圈 秋季,返回长江上游,产卵生子 孵出的幼鱼成长发育很快 次年春天,又自发地奔向大海 周而复始,一点都...
他是IUCN鲟鱼专家组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一生都从事长江濒危珍稀鱼类,特别是中华鲟、白鲟、长江鲟等物种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监测资源数量,到90年代开展保种育苗、人工增殖放流,再到2000年后推动长江十年禁渔和产卵地修复,长江水文的不断变化和水里不断减少的鱼类一直牵动着这位守护...
但就算是处于长江食物链的顶端,白鲟仍于2019年12月23日被IUCN正式宣布“灭绝”。造成这个结局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食物缺乏或者人为捕捞,而是生存环境的变化。自从长江葛洲坝、三峡先后截流之后,通过洄游方式进行产卵的鱼类都遭遇重创。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第二年白鲟幼鱼的繁殖数量就锐减九成。1983年白鲟被列为一级...
长江白鲟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中国于1994年3月18日发行的《白鲟》邮票 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名录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 长江特有物种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事实上,早在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
中国于1994年3月18日发行的《鲟》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白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又名长江鲟)、中华鲟(又名王鲔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鳇。它们分别属于鱼纲硬鳞总目的白鲟科和鲟科,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动物,为长江、黑龙江、珠江等流域经济价值极高的特产鱼,肉及鱼子酱在国际市...
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文献记录显示,世界上最后一只被救助的长江白鲟出现在四川宜宾,但在专家们给它装上超声波追踪器放流长江后,它失去了踪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传来,当年这只白鲟的救助者之一、原宜宾市水产渔政...
渔民误捕的这条长江白鲟,当时其腹中有卵,但在科研人员在给它装上了超声波跟踪器后放流长江后,它失去了踪迹。作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的危起伟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鲟鱼专家组成员,当年最后一条白鲟就是从他的手中放走,这也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他说当时条件的落后造成了保护的遗憾。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