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古称江津、夏首、沙头、沙石,曾是楚国国都的外港,自古便是三楚名镇,长江沿岸的重要码头。这里有着“千年古商埠,百年洋码头”的美誉。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将沙市港定为外轮停靠口岸,而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则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成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借此机会霸占了沙市的四码头(竹架子码头)、玉...
沙市是长江中游的一处港口市镇,在宜昌和武昌之间,历史上一直是江陵的外港。明末随着沙市的商业繁荣,回民也开始迁往沙市。从康熙年开始,定居在沔阳(仙桃)的定氏、马氏、李氏、魏氏和王氏开始迁往沙市。雍正年间,沔阳李氏李国祥迁往沙市,在青莲阁开办李青莲阁药堂,以医药传家。嘉庆和道光年间,沔阳定氏十五世和十六世中...
荆州市分为荆州区和沙市区,沙市区自1994年与荆州合并后,便一直作为独立的省辖市存在。在次日的余暇时光里,我选择了探访沙市。原本并无太高期待,却意外发现这里别有一番趣味。沙市毗邻长江,只需跨过荆江大堤,便可近距离接触江岸。在那里,我偶然闯入了一个尚未正式开放的洋码头文创园。尽管如此,这个由老旧工厂...
文星楼,位于湖北荆州市沙市区民主街沿江大道南侧,紧傍荆江大堤,文星楼始建时期不详,一说为元、明时期;一说建于康熙年间。原位于荆江大堤外侧,名“奎文阁”。康熙年间建于现址。清代中期,迁建于现址。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重建。道光年间改名“文星楼”,沿用至今。1940年被日本侵略军烧坏,1941年修复。文星...
沙市码头自古以来就是长江沿岸的重要通商和货运港口,有着“千年古商埠,百年洋码头”的美誉。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将沙市港定为外轮停靠口岸,而日本则通过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列为通商口岸。日本人霸占了沙市的四码头(竹架子码头)、玉和坪等区域,而英国人则把持沙市海关,找中国人收...
荆州沙市洋码头文创园商铺老板谢蕊:“我们要带上新的事物,紧跟着码头的脚步去创新,做了一个空间美学,今年(销售额)同期数据比去年至少增长了20%。”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继续顺江而下来到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武汉。 记者杜瑞雪:“假如长...
今年7月以来,长江沙市段遭遇了历史性的水位低点,持续受到上游来水减少的冲击,水位不断下滑,直至最低降至2.0米,降至历史最低点。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所导致的。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长江荆州航道处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多项措施,竭尽全力提升航道的通行能力,成功预报了7月每周的6.0米上限尺度。△ ...
近年来,荆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标准化管理的高效推进,到生态建设的系统谋划,荆州正以一系列扎实举措,书写着守护长江安澜、建设生态荆州的精彩篇章。 黄昏时分,在沙市码头文创园,不少市民...
1917年的沙市,甘博运气很不错,这一年夏季的长江,恰巧进入汛期,甘博从船上拍到了长江沿岸被淹没的房屋。1917年的沙市,为了能够近距离地拍到长江沿岸被洪水淹没的村庄的画面,甘博一行从大船上换乘到了一艘小船上,这样既便于上岸,也可以拍到一些的近岸风光。1917年的沙市长江江面上,一艘木帆船满载着乘客,这艘...
沙市位于长江中游,是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它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拥有悠久的商业历史。而荆门则曾是荆州的一部分,直到1996年才从荆州独立出来。如果从人口规模、文化底蕴、教育水平、地理面积和经济发展来看,荆州显然更胜一筹。荆州作为古楚国的都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