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解秀说:“虽然那时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那么,借宿徐解秀家中的3位女红军到底是谁呢?据史料记载,1934年8月12日至14日...
这是一个感动全国人民的故事,它真实的发生于1934年,同时也是工农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半条被子,温暖中国”。这里就是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1934年11月上旬,工农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到文明乡休整,卫生部就驻沙洲村。当时有三位女红军战士借宿在当地村民徐解秀家中,部队开拔时,三位女红军...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到“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
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看到徐家简陋(lòu)的房屋里床铺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她们便拿出仅有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以及她一岁的儿子合盖。几天后,部队临行前,3名女红军执意要将行军被送给一贫如洗的徐解秀,但徐解秀说啥也不肯接受。你推我让之际,...
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沙洲村成为他们的休整之地。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这家人的贫困让她们深感同情。徐解秀与三位女红军同吃同住,共同劳动,还帮助她们烧火煮饭,...
那些英勇的红军姑娘已经无法寻觅。“半条被子”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基石,也是我们今天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关键。只有始终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时刻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并严格遵守党的群众纪律,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强晓玲、张博令)6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半条被子”的故事和一名记者的“重走长征路”》的报道。“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翻开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第64页,关于长征,有这样一个细节:红军行进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
“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半截皮带 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
中新社郴州7月11日电 题:“半条被子”的故事捂热“长征小镇”中新社记者 邓霞 临近中午,在自家土菜馆做大厨的朱小红便开始忙并快乐着,切菜、备菜、炒菜,间隙时出来和客人聊两句,店内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朱小红的土菜馆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长征故事“半条被子”的发生地。1934年...
红军长征途中流传着一个“半条被子”的故事: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这个故事体现了( )A.革命理想高于天B.不畏